原标题:小龙虾店“倒计时”放假 一年只用上班8个月
国庆大假已经过去了,当你还在眼巴巴等着元旦或者春节假期的时候,别人家的小龙虾却在倒计时放假,也就是10月31日正式放假4个月,一直到明年3月份。
近日封面新闻记者走访发现,随着小龙虾消费进入淡季不少成都的小龙虾店就将歇业放假纳入计划,而位于春熙路商圈的一家小龙虾连锁店从10月13号开始就宣布倒计时歇业。而这家店总经理肖春的朋友圈,每天还会进行歇业放假“倒计时播报”。
因近年来租金的节节攀升,生意圈素来都“给房东打工”的说法,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春熙商圈,一年仅开业8个月就能养活全年?这是个别现象还是小龙虾行业的普遍做法?就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调查:小龙虾馆一年放假4个月
“提个醒,还有十几天就要进入休假期了,想要吃虾的朋友赶紧来整一盘,不然就只能等明年了。”从10月13号开始,在成都繁华商圈开小龙虾店的肖春在朋友圈发布了这样一则消息。
据记者采访了解,肖春的小龙虾店面积300平米左右,销售旺季一天能够待客300多桌。不过由于小龙虾季节性非常强,现在基本上处于“尾声”。肖春说,“夏天生意好的时候,营业时间直到凌晨2点。现在每天只有几十桌,到晚上12点店就关门了。”客流量明显下降,小龙虾价格却居高不下,并且进入淡季小龙虾品质下滑,无形中也给顾客带来不好的消费体验。
于是,他决定从10月底开始放假,到明年3月再营业。这意味着,他的店一年只营业8个月,放假时间长达4个月。
从整个行业来看,由于小龙虾季节性明显,不少龙虾馆都会选择夏天卖龙虾,冬天经营其他产品来维持店铺的全年经营。过去几年冬天,肖春也曾经尝试过卖羊肉汤、鱼火锅以及卤煮甲鱼等菜品,但都没有一个产品能像小龙虾一样足以支撑起整个店铺的经营。
开餐馆成本最高的两项分别是房租和人工费用。
肖春透露说,他的龙虾馆开在商业广场二楼最里面,位置比较隐蔽,租金价格相对较低,但旺季每月人工成本也超过10万元。而附近临街铺面每月租金在200-300元/平米,如果整个队伍都保留,改卖其他产品但是销售又做不起来,经营成本更高。相比往年一直经营到12月底,放假时间足足提前了两个月。
放假4个月员工怎么办?肖春说,今年夏天店里生意不错,就算是提前放假了,算起来全年也还是在盈利状态。而明年还愿意回来工作的老员工,公司也将给予每个人3000元的奖励。
算账:
生意锐减7成 人工比房租成本更贵
尽管肖春做法比较“个性”,但是提前放假在行业内并非个例。记者走访发现,由于今年夏季小龙虾价格持续上涨,淡季提前到来使客流量锐减,不少商家都有提前放假的打算。
“今年小龙虾价格涨得凶,淡季也比往年来的早。”在青石桥海鲜市场卖了四年小龙虾的黄先生说,往年6、7月是小龙虾出产旺季,价格相对便宜,大概每斤20元左右。今年则是4、5月最便宜,6月20号之后生意逐渐冷淡下来,小龙虾价格随之上涨,7月份最贵的每斤要卖到40-50元。随着淡季来临,小龙虾肉质下滑,顾客流失量也明显上升。
同样位于市中心的一家小龙虾餐馆透露,周围逛街的年轻人,尤其是情侣比较多,虽然店里也有干锅、炒菜,但两个人吃饭,小龙虾总是首选。“夏天基本每天都是满座,现在来吃小龙虾的客人大概减少了70%。”
“只要门店还在营业,小龙虾一直都会卖,一般到9月会增加大闸蟹、麻辣海鲜等菜品。部分门店冬季改做羊肉等时令性菜品,已经有两三年了。”另一连锁品牌龙虾馆负责人袁烨说,他们会根据季节调整菜单,但是在淡季可能歇业放假是节约成本的最好选择,该店今年放假也会从元旦一直持续到明年3月中旬。
袁烨也算了一笔账,在市中心中等偏上的地段开一家约300平米的小龙虾馆,店面租金至少每月200元/平米,加上人工、水电等费用,每月固定成本超过15万元,其中成本最高是人工。“提前放假只损失2个月房租,秋冬菜品如果处理不好的话,确实还不如直接放假更节省成本。”
业内:
提前放假可能是最好选择
“小龙虾有固定的生长周期,很多小龙虾餐馆为打响品牌,一方面会强调产品味道好,另一方面则是强调食材好,不断告诉你怎样的才是最好的小龙虾。这就让消费者逐渐形成心理惯式,小龙虾就该夏季吃。”成都餐饮业界人士杨航说,小龙虾产品属性和商家营销理念决定了顾客消费习惯的季节性,多数人还只是把小龙虾作为消夏美食,因此到淡季人流急剧减少。
提前放假会对店铺有什么影响呢?他认为,一是关店时间太长,很可能导致顾客消费习惯的改变;二是团队可能不稳定,人员流失比较频繁。一些小龙虾餐馆提前关门,可能是因为今年夏天没挣到钱,但由于淡季客流下降,就算你产品毛利再高,冬季销售不足,继续营业比直接关门可能亏损更大。
“虽然不少商家选择冬天卖羊肉或汤锅、辣炒小海鲜等,结果都是个别门店卖的还可以,大部分店还是相当没有达到理想的经营目标。”杨航认为,一方面消费者的认知很难被改变,当一些专门销售小龙虾的品牌店经营其他产品时,很难让人相信他们能做得同样专业。另一方面,很多龙虾馆只是将冬季产品作为补充经营,在品牌策划、宣传包装以及供应链等方面并未做到对小龙虾一样专业。所以拿出来跟同类型其他品牌进行PK,并不具备任何优势。(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熊英英)
(责任编辑:李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