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文化中国>正文

让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成果传向世界——走近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3-02-20 16:30 来源:《祖国》杂志

中国国家博物馆,一座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述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肩负着留存民族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使命的综合性博物馆。它是一个国家文化客厅,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历程中,让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成果传向世界。

癸卯新春,玉兔呈祥。作为一名实习生,我有幸走进这座期待已久的国家文化艺术殿堂,近距离欣赏各个展览、浏览国博的馆藏文物史料,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洗礼,切身体会到了国家博物馆肩负的责任、使命与担当。 

收藏: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 

“这是一个巨大的文物收藏宝藏,用琳琅满目形容一点不为过。”这是我漫步国家博物馆多个展厅后的第一印象。各个时期、各个地区文明发展的文物史料聚集在这里,共同拼接出一段段华夏文明的发展史,展现出一幅幅绚丽的文化图卷。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展厅 

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是国家博物馆的一项重要职责使命。长期以来,国家重视、社会支持,国博人忠于职守、勤勉工作、代代相传,使馆藏文物史料更加丰富全面。

140余万件(套)藏品,近6000件(套)国家一级文物,从远古时期到当代,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物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与发展——

国史文物、革命文物、外国文物、民俗文物,一个个文物见证着历史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和风土人情。

考古发掘品、传世品、艺术品、古籍与文献碑帖,一件件珍品在能工巧匠的修复下完美呈现。

大盂鼎、后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大国重器揭示着中华民族的昌盛,兵马俑、唐三彩、瓷器、钱币等珍品折射着社会的繁荣……

为进一步充实馆藏,丰富藏品类型形态,国家博物馆也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藏品。罗伯昭收藏的钱币、陈可之的油画、冬奥火炬……一批又一批的捐赠品让国博的藏品越来越丰富全面。

藏品立馆的办馆方针,让国家博物馆成为行业标杆。经过数十年的磨砺充实,国博已经建立起了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技术过硬的专业收藏保管队伍。保护文物的工作,不仅在库房里,也在展厅中。“我们到展馆去看文物,第一眼可能先不看这个文物有多好看,而是先看它这样放会不会有隐患。”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部副研究馆员赵玉亮介绍,不管文物在哪,都要进行专业的保管保护。国博文物库房也逐渐形成了制度健全、账目完整、编目清晰、保管有序、查用方便的藏品管理体系,同时利用智慧平台建成数字化藏品管理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为国家博物馆的学术研究、陈列展览、教育宣传和文创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研究:在追根溯源中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雄伟的建筑、宽阔的场地、庄重而典雅的展厅,无不揭示着国家博物馆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 

“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展厅一角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化文物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明确指出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强调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置身新时代,国博的专家学者也有新担当新作为。他们紧紧依托自身优势,组织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组织实施馆藏藏品研究,实施重大考古发掘项目研究,追根溯源,正本清源。

研究院、考古院、文保院、书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验室等,多个研究机构分工负责,密切配合,为专家学者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支撑。

80多名正高级职称专家、200多名副高级职称专家、100多名离退休正高级专家,高精尖的专家团队为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

馆藏近代中国女性图像的整理与研究、甲骨文专题展策划及宣传推广研究、商代晚期的东西对峙……一大批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并被运用、推广。专家学者充分利用智慧国博科技平台分享研究成果,让文物史料的作用价值不断放大。

专业、专注,敬业、奉献是国家博物馆研究人员的特质。

走进位于博物馆南侧办公区的国家博物馆书画院,一间间不大的办公室却弥漫着淡雅的书香,一摞摞整齐的文物史料、一册册厚重的书画著作、一幅幅精妙的书画作品无不透射着浓郁的文化氛围。书画院办公室主任范立正聚精会神地研究着文献,研究员谭斐旁若无人地描摹着工笔丹青,整洁有序的办公环境凸显着学术性、专业性。

“深入开展学术研究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作为国博书画院,近年来我们不断开展书画藏品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奉献社会。”国家博物馆书画院院长杨军拿出一本本沉甸甸的藏书与研究成果,为我们介绍。

在馆内专家学者孜孜不倦的梳理与研究下,一大批专著出版,数百篇论文发表,文物史料的活化利用价值正在显现。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博物馆管理》作为行业重要的学术刊物,持续刊发着专家学者关于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古代中外关系及我国民族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资料,介绍着文物鉴定方法以及馆藏品。

展示:传播中华文明优秀成果

“后母戊鼎真的很震撼!”“看完这个展览,深深感觉到了我国历史文化的精彩,也更增加了自己作为华夏子孙身份的认同。”“中华民族太伟大了!”几名观众边走出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展“古代中国”展厅边议论。 

观众在“古代中国”展厅欣赏展品“后母戊鼎” 

除了这个展览,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基本陈列展还有“复兴之路”“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展览用翔实的史料彰显着民族发展历程、记录民族复兴伟业的奋进历史,立体化展现中华文明的永恒魅力和时代价值。

历史凝铸记忆,精神力量永恒。

在长期的实践中,国家博物馆逐步形成了以基本陈列为基础、主题展览专题展览为骨干、临时展览和巡展为支撑的立体化展览体系——

“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新时代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成就巡礼展” “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协同创新 自立自强——‘两弹一星’精神展”等主题展,图片与文物、文献、视频、图表结合,充分展现出一代代仁人志士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立足本职、奋发有为的敬业奉献。

 “中国古代瓷器展”“中国古代钱币展”“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一个个专题展览展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

“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积厚流光——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一个个临时展览讲述着中华文明成果。

“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虎蓥:新时代·新命运”巡展、“巧艺夺天工——《红楼梦》中的百工技艺文化展”,一个个国博巡展在全国展开……

当步入国博西大厅时,中间四个端正大字“屹立东方”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屹立东方”, 如此气势豪迈,背后将是怎样体现着大国气象?走进展厅,我才亲切感受到了13幅馆藏老一辈著名艺术家创作的经典美术作品的震撼力,再配上馆藏的1949年开国大典珍贵文物,气势恢宏,贴切展现了中国革命从“星火燎原”到“开国大典”的艰难曲折和苦难辉煌。 

国家博物馆西大厅 

“屹立东方——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展厅 

“这么多的展览,是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成果的全面展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利用寒假来到北京,整整一天时间待在国家博物馆看展览的山东大学博士生王潇发出感慨,为文物而震撼,为文化而骄傲。

诺大的展厅、琳琅的展品、穿行的游客,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使这座神圣的文化艺术殿堂成了新春首都亮丽的风景。

交流: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增强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博物馆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博物馆作为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被视为一座城市的灵魂。处于首都北京的核心位置,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外了解中国的“第一窗口”,是中国的“文化客厅”,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一方面,国博是外国文化“走进来”的场所。近两年,国博举办了“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东方吉金——中韩古代青铜器展”“云鬓珠翠——弗吉尼亚美术馆藏二十世纪珍宝艺术展”等多个国际文化交流展览。国博工作人员在展陈设计、呈现逻辑、文化对应上花费了许多心思,使观众游览一馆就可以了解外国的优秀文化。 

观众在“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展厅欣赏《千里江山图》

另一方面,国博更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平台。2023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与菲律宾总统夫人丽莎共同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展厅中400余件中国历代文物藏品精美绝伦,充分展现了深厚的中华文明历史底蕴,获得丽莎女士的赞叹。此外,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埃及驻华大使哈奈菲等外国元首、官员不断前来访问,外国游客接续参观,使外国嘉宾通过展览展品,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增进文化和情感认同。

另外,国博也是加强学术交流的平台,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理论支撑。“国博讲堂”是国家博物馆推广文物活化利用、传播中华文化文明、借鉴国外文化成果的重要窗口。很多中外学者都登上这一国家平台,分享着不同国度的历史文明。

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铁付德主讲了“历史、艺术与技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密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主讲了“神秘的王国——三星堆文物的诠释与展示”,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杨朝明主讲了“正本清源认识孔子儒学”。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博还主办了“《红楼梦》与中国文化”系列讲座,通过央视频、快手等平台公开直播,曹立波、郑铁生、王立平、张书才、孙伟科、段启明等专家学者先后讲述着中国文化。

英国约克大学美术史系主任迈克尔·怀特、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分馆一级博物馆物品保管员奥莉加·安德烈耶芙娜·阿伯拉莫娃、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国美术史、考古学博士孙志新等外国专家学者分享着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

为更好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坚定文化自信,国家博物馆还举办了“网上展厅”,将展览展品搬到了网上,并分期分批向社会公布了近8万件藏品的基本信息和史料。

科技助力,与时俱进。作为国家最高的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国家博物馆正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着博物馆的力量。

“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内外唯一能够系统展示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综合性博物馆,理应自觉承担为民族写史、为文明立传的重要职责使命,积极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在新征程上,主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话语体系,严把意识形态关,加强意识形态感召力,把中华文明的故事讲述好,把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示好,把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问题回答好,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传播好,扩大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如是说。(作者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方正)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