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河南省镇平县“十三五”期间完成易地扶贫搬迁959户3805人。近年来,镇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后续扶持是关键,要落实好有关举措”等重要指示,聚焦增加收入、服务群众和改善民生等后续扶持重点,从建机制、抓产业、助就业、强服务和抓治理五个方面发力,千方百计克服疫情影响,用“五道加法”牢守底线任务,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截止10月底,全县12个集中安置点产业扶持全覆盖,2138名易地搬迁劳动力全部实现稳岗就业;2022年搬迁群众人均纯收入13210.81元,较上年增加13.54%。
监测帮扶防线上“加固”,夯实脱贫成效。加强对搬迁群众、搬迁家庭特别是搬迁劳动力的动态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帮扶,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完善动态监测机制。出台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方案,今年将搬迁群众人均纯收入低于6320元的家庭纳入监测帮扶范围,持续对稳定就业、问题整改、安置区安全稳定、后续扶持资金使用、包保责任落实、组织保障落实、搬迁群众权益保障、搬迁群众稳定入住等8个指标开展季度和年度监测。建立快速处置机制。通过建立搬迁户主动申请、基层干部走访排查、行业部门大数据筛查预警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响应机制,形成快速发现、评估响应、精准帮扶、动态清零的防贫监测帮扶体系。强化常态帮扶机制。搬迁群众迁出地原有帮扶责任人继续帮扶,迁入地再确定一名乡村干部为帮扶人员,明确两名帮扶人责任,推行常态化监测、实时化预警、精准化帮扶、一体化落实、清单化作战五项措施,切实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不返贫。
特色产业链条上“加长”,保障群众增收。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的培育发展作为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融入到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划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认真落实省易地搬迁产业扶贫“5个1”行动方案,全县12个集中安置点实现光伏电站、产业基地、扶贫车间全覆盖。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按照“县有主导特色产业、乡有创业园区、村有扶贫车间(基地)、户有致富门路”的思路,立足当地优势资源禀赋,“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特色戏”,保障搬迁群众稳定增收。二龙乡老坟沟和凉水坪两个集中安置点大力发展香菇种植,48户搬迁群众今年户均增收4800元;老庄镇凉水泉依托乡村旅游,引导搬迁群众探索“专业合作社+扶贫基地+党支部+贫困户+金融”“五+”模式,47户176名搬迁群众今年户均增收3100元;县城集中安置点安置搬迁群众431户1852人,充分利用安置点建设在县城经济开发区、周边工厂林立的区位优势,引导搬迁群众到企业务工就业,921名有劳动能力搬迁群众今年全部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保障群众持续增收。围绕抓龙头、建基地、促流通,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利益联结、产销对接等机制,全面推行“订单+保单”模式,降低搬迁群众产业发展风险。扎实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通过下派科技特派员、建设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等方式,为搬迁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提供有力支持。
就业支持步伐上“加速”,拓展收入渠道。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就业。对有一技之长的搬迁群众,由县就业专班邀请业内专家定期进行就业培训,已培训搬迁群众1200余人次;对种养加产业资金不足的搬迁群众,提供小额贷款支持;对没有一技之长且不愿外出务工的搬迁群众,定期在安置点发布县内企业招工信息,并通过护林、保洁、保安等公益岗位,确保每户至少一人稳定就业。通过多渠道帮扶,全县3805名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就业2138人,其中省外就业382人,省内县外就业522人,扶贫车间带动就业173人,周边基地、园区、龙头企业等带动就业273人,公益岗位就业201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其他类型587人。
治理体系创建上“加强”,守护美好家园。把安置社区作为平安镇平建设的重要阵地,推动社区治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帮助搬迁群众融入新社区、适应新生活。合理设置组织机构。按照安置点居住人口规模,800人以上的城区玉神安置点设置社区委员会,建立联合党支部,由一名副县级领导挂帮;200人以上的高丘镇史岗村等3个安置点,由迁入地乡镇成立后续帮扶专班,乡镇主要领导统筹负责;其余8个安置点由一名副乡级干部挂帅,依托迁入地社区和行政村开展后续帮扶。优化基本管理单元。安置群众10户为一体,30户为一网格,一楼栋为一单元,设立一体化联络员、网格长和楼栋长,探索县级领导+乡镇街道+社区+楼栋+网格+10户一体的社区治理模式。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安置点普遍成立群众道德理事会、红白理事会,健全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等会议制度,有序引导搬迁群众全程参与居民自治事务。深入推进“三治”融合,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引领,促进搬迁群众社会融入。
公共服务领域上“加宽”,促进社会融入。把基本公共服务作为保障搬迁群众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积极丰富安置点基本公共服务、文化服务、社会服务的内容和手段,公共服务由保基本向提档升级转变,努力实现社区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健全服务设施。聚焦安置点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设施配套建设,千方百计争取项目和资金,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目前,在安置点新建小学3所、幼儿园4所、社区卫生室6个、便民“一站式”办理服务中心1个,安置点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完善,最大限度满足了搬迁群众就学就医和办事需求。提升服务水平。支持安置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探索开展助餐、助浴、助洁等居家上门服务,积极发挥养老服务设施作用。积极联动宣传、文化等部门,在安置点开展搬迁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活动,今年以来组织开展文艺活动42场次,开展感恩教育、普法教育、市民意识教育等120多场次,加强了搬迁群众间互动交流,群众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活动,有效提升了搬迁群众自救自防和应急处置能力。解决群众所盼。有效衔接惠民政策,保持搬迁群众原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和其他惠农政策不变,彻底打消搬迁群众疑虑。把为搬迁群众办理安置住房不动产权证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任务之一,已完成948套产权证的办理发放工作,办证率达100%,让搬迁群众吃下了定心丸。针对群众反映的医保缴费和慢性病取药需到原户籍地问题,医保部门全力推行医保“一卡通”,彻底解决了问题,搬迁群众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明显提升。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