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下地方农林院校硕博研究生培养中存在偏重学术导向、“三农”意识淡薄、服务能力不强、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能力欠缺等现实问题,对标乡村振兴战略对高层次农林人才“拥有新技术、富有新思维、具有乡土情怀、认可乡土文化,对乡村振兴事业满怀信心,能发现农业新机遇、创造农业新业态,能在农业领域大展身手”的新时代需求,山西农业大学小麦旱作栽培团队在服务地方特优农业产业战略、融入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积极探索将农业行业优质资源转化为高校育人资源,将农业产业链条上关键核心人员转化为硕博生的兼职指导老师,借鉴学科交叉融合相关理论,尝试提出培育硕博新农人的“五导师”协同育人机制,成为新时代硕博农林人才立足实践成长卓越发展的有益探索。
“五导师制”实践构建的多维理据
探索培育硕博新农人的“五导师制”,是基于实践育人的历史考察、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的现实考量、知识生产模式的变迁,以及多元导师制探索实践等多维理据。
从实践育人历史维度看,师生为农必先知农,课题从田间地头选,成果转化服务于基层,让百姓享受切实实惠,这成为一代又一代农大人的毕生追求,百年学府山西农业大学涌现出像吕效吾、冀一伦、苗果园、高志强等一大批农业专家教授,坚持带领研究生深入农村和生产一线,向农民、农业技术员、基层三农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学习。“拜羊工宁华堂为师”、总结群众“草三明治”饲养法、专家六年蹲点闻喜总结北方旱地小麦高产栽培“三大高产”技术、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连续创山西小麦高产记录等曾在“三晋大地”传为美谈。可以说,一代又一代农大人实践经验传承,是形成“五导师制”的历史实践基础。
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看,这一伟大事业涉及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乡村治理和文化传承等复杂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传统学科体系已远不能满足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对科技和人才需求,农学学科需着眼于农业农村的整体统筹,突破学科边界与产业划分,坚持多学科交叉、多技术耦合、多领域渗透路径。“五导师制”强调多领域专家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新农人培育,契合了农业农村发展对“新农人”的新要求。
从知识生产模式变迁看,当代重大科技、经济和社会问题呈现高度综合性,传统的牛顿经典式知识生产模式正逐渐向跨学科知识生产模式及超学科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学科组织形态不仅需要承载“科学研究”的知识生产逻辑,同时也应成为一种赋有各种利益诉求的“综合体”。淡化学科组织边界,构建旨趣引导与认知耦合的柔性化学科组织结构,发挥组织的“高容纳性”,这为“五导师制”构建提供了知识哲学依据。
从多元导师制多样化实践看,像法国的“双校双导师”博士培养制度、香港大学“双导师”制度、美国加州大学的指导委员会制度等;像国内大学推行的校企双导师制、PCM全过程三导师制、文科六导师制、全生异科导师制、跨学科研究生导师团队等。就农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指导责任落实来看,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在于研究生单导师责任,也需要得到所在学校、学科以及农业生产链条上相关方助力指导,多方主体协同构成“导师责任共同体”,是“五导师制”科学构建的具体实践基础。
“五导师制”培育硕博新农人的实践探索
以山西农业大学小麦栽培学科的重要开创者与奠基者苗果园教授于1972年在晋南闻喜开辟北方旱作小麦试验点为起点,三代学人五十载薪火相传、庚续血脉,在实践中成长、在服务中研究、在奉献中闪光,“向农民、农技员、三农干部、企业家学习”成为团队壮大发展的“法宝”之一,也成为一批批硕博新农人成长关键助力。尤其,以2012年高志强教授牵头申报的国家级山西小麦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获批为新契机与新起点,小麦旱作栽培团队积极推动科教、产教、产学等资源的深度融合,拓展建立多维协同机制,将小麦产业的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将生产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将农业产业链条上多元主体吸纳为硕博研究生培育中的兼职指导力量,实践构建成培育硕博新农人的“五导师制”。
“五导师制”构建的指导思想。对标乡村振兴战略全局和面向服务地方“特”“优”战略任务,适应农业农村发展一二三产融合、统筹考虑的现代农业新发展新趋势对战略性、领军型农业科技人才及高水平团队构建的急迫需求,以培养“拥有新技术、富有新思维、具有乡土情怀、认可乡土文化,对乡村振兴事业满怀信心,能发现农业新机遇、创造农业新业态,能在农业领域大展身手”的硕博新农人为目标,以破解地方“特”“优”战略产业技术创新示范性项目任务为驱动,以“三层次一体化”农科教基地网络为载体,从学府至田地关涉产业技术创新示范任务链条上承担核心任务的农民、农技员、企业家、三农干部和专家教授,从不同层面上提供必要指引、点拨与指导,打好农科硕士博士生学农事农的根基底气、增强兴农强农的本领勇气、提升服务地方农业“特”“优”战略的情怀责任。
“五导师”机制要素分析及构建。梳理链接现代农业产业创新实践的五大关键节点,明确硕博士生“应知应会”的农业产业创新实践能力,即:“农事农情”学习是前提、“生产技术”训练是基础、“科研创新”研习是根本、“三农政策”领会是关键、“经营管理”悟道是重点,根据这些农业产业创新应知应会的实践能力,鼓励硕士博士生们树立“开放共享思维、虚心求教态度”,除校内“科研创新导师”外,要拜农民做“农事农情导师”、拜农技员做“生产技术导师”、拜企业家做“经营管理导师”、拜三农干部做“三农政策导师”,通过农业产业创新实践环节的学习,真正成为“知识厚、农情熟、农技强、会农机、懂经营、通政策”的战略型、领军型的乡村振兴急需的硕博新农人。
培育硕博新农人的“五导师制”
“五导师制”育硕博新农人的成效。依循多元导师制理念,五导合一、汇聚力量,小麦旱作栽培团队农科硕博生的培养中已有40多位“五导师”与团队师生形成常态化合作交流指导关系,有效提升了硕博士生的综合素养,从“书斋”到“田野”的场域转换,不仅使理论性知识得以具体实践,而且服务地方的“立地之势”越来越强,涌现出了入选“神农英才”计划、硕博农林人才优秀代表孙敏教授,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7个,荣获省级科技奖6项,4次打破山西小麦高产新纪录,2项新技术列入农业农村部主推农业新技术,各种方式服务麦农超百万人次获益,咨政实践育人活动获奖50多项,CCTV1晚间新闻、农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等20多家媒体50多次聚焦报道农科教基地建设改革工作。
以2021年秋至2022年春夏,8名硕博生全程参加了晋南翼城小麦高产试验示范基地“小麦高产试验”和“弱苗转壮行动”的科研实践工作后,深切感受“五导师制”给这些硕博农林人才培育的综合优势得到凸显。博士生仝锦回顾说,“驻扎基地四个多月时间里,自己经常与田间地头农户交流,了解当地气候条件、病虫草害防治等农情,与农民同吃住同劳动过程中,培养事农情怀; 同合作企业技术员、管理人员对接,对书本上小麦各生育期标志进行判断、印象更加深刻”。尤其,针对秋季晚播出现的“地里一根针”“土里捂”的不良苗情下的小麦生产管理,技术导师、创新导师、农情导师的“会诊”,制定“科技助力弱苗转壮技术方案”,从这一鲜活的生产案例,让这些驻扎基地的农科硕士博士生们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知识。硕士生母俊毅说,“在与导师们交流的过程中,瑞德丰种业有限公司的刘峰董事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敏锐的市场意识、综合经营的管理能力以及追求卓越的企业家精神,让我在企业博士工作站,获得农业产业技术之外市场经营管理知识,深切体会到这是从事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知识与能力”。在“三农”战线的上上下下投入“弱苗转壮技术攻关”过程中,政府部门给予了诸多关怀与支持。仝锦博士说,“2022年一开春,驻地翼城县委县政府、农业局等相关领导干部常来基地查看苗情,3月2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省政府副省长贺天才也来到我们基地指导小麦生产,给我们讲国家粮农安全、国家三农政策等,当听到我们采取‘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刷新山西省小麦最高单产记录时,鼓励我们继续积极做好小麦绿色高产技术的研究示范推广,使我深切感受到‘三农’工作事关国是全局的重大责任”。参加了“弱苗转壮行动”硕士生母俊毅自豪地说,有幸参加到弱苗转壮科技行动中;作为农学生的我们,学习不应该局限于实验室,更要扎根于田间、扎根于实际,将农学科的特点发扬光大,才是我们最大的价值。
博士生仝锦、硕士生母俊毅的成长经历,仅是山西农业大学小麦旱作栽培团队硕博农林人才培养的一个缩影。团队带头人高志强老师在回忆起他的博士导师苗果园教授时,感慨道,“导师多次提及,农业工作者应当是半个农民,只有深入生产,才能有所发展,才会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才能为农民切切实实作贡献”。 概而言之,“五导师制”既是小麦旱作栽培团队积五十年之功形成的面向地方“特”“优”农业战略、立足实践培育硕博农林人才的优良传统,也是团队十年思考践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从1.0-2.0的迭代改革与实践育人机制创新的成果。
“五导师制”持续推广价值与启示
实践证明,“五导师制”培育硕博新农人,是一个通向“服务区域特优农业战略实践”的有益探索,从书斋走向田野,通过“五导师制”互动融通团队式的指导,使硕士博士生了解了农情村情、乡土技术、三农政策、粮农市场,发现了科研课题,实现了知识逻辑的“学术生产”与社会逻辑的“实践问题解决”的有效衔接,这一过程不仅可以了解农民需求、总结农事经验、体验农业生产过程、凝炼开发科学课题,而且可以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也是牢记领袖嘱托“将论文写到祖国大地上”论断的扎实践行,把硕博生个人学习研究与国家粮农安全责任与使命紧密勾连起来,让更多农科硕博生受到系统深刻全面的“三农”情怀教育和农业“大思政”教育,有利于培养更多在农业产业创新战略中成长为担当使命责任、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博硕新农人。
“五导师制”硕博新农人培养机制的探索,不应仅局限于某一团队、某一学科、某一学校,只有在更大范围内与更广阔田野上生根发芽,才能发挥它的普适性价值及借鉴作用。对于运用“五导师制”培养硕博新农人的实践探索,要深刻认识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新农科”建设中的地位,将其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强国急需的战略型、领军型新农人的培养相结合,提升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天之能”与“立地之势”。要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地方“特”“优”农业战略为目标牵引,积极推动营造校地、校企、校村、校院等多维协同,推动跨学科、跨团队、跨部门、跨地域的融合发展,逐步构建形成多元导师团队模式,弥补单一研究生导师力量的局限,推动校内导师与跨学科导师、外校同领域导师、行业企业导师、农民导师的等多种形式的“导师责任共同体”,这同时也是高校与社会行业企业等多维多边合作的具体落实,有利于解决硕博农林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与错位问题,让农科硕博生从高校实验室走向生产实践一线过程中,建立起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本领与使命责任,成长为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博硕新农人。(何云峰 郭晓丽)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