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山青铜器上的动物造型多出现在祭祀的礼器和随葬的礼仪器具上,如“牛虎铜案”“立牛伞盖”等,更多的则出现在装饰品、乐器、兵器和日常用具上,如:扣饰、贮贝器、铜壶、铜戈等。李家山青铜器上最为常见的是几种动物造型:牛、虎、豹、马、蛇、鱼、鹿、孔雀、猴子、野猪等。
有学者认为,古代滇人的信仰为自然崇拜,天地万物皆有灵性,对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与外侵力量持有敬畏心理并赋予其一种较为神秘的色彩,尤其在一些猎捕的场面,撕咬瞬间的造型刻画生动逼真,甚至惊心动魄。如虎豹噬牛铜扣饰,牛与虎豹间的搏杀力量悬殊,牛多数处于下风,即弱势者,而虎豹多数凶残威猛,撕咬的场面总是占据上风。
李家山68号墓发掘的虎豹噬牛铜扣饰,为二虎一豹噬牛。一虎跃踞牛背,噬牛头顶,四足抓住牛颈背;一豹直立牛后尾下,前足抓胯,噬牛尾根后股;一虎自牛前钻牛下腹,噬牛下腹;牛立兽中,张口伸舌,地面蛇咬牛身下虎尾。扣饰上的五个动物撕咬在一起,结构紧密。大牛嘴张开,舌头伸出作嘶叫挣扎状,却被二虎一豹死死咬住,整个动态场面惊心动魄,栩栩如生。
在古滇国时期,牛和虎作为财富与权力的象征,在青铜器上运用较为广泛,而牛虎造型多出现在器物的顶端或柄部,从李家山出土的青铜器中经常可见牛的造型,说明牛在古滇国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众多青铜器中没有见到牛耕地的情景。在李家山68号墓出土的“剽牛祭祀铜扣饰”中可以看出,古滇国,“牛”其中一个较大的用途就是祭祀,这是一种古老的习俗,至今在云南西南地区佤族、独龙族聚居地仍然盛行。
“牛”在古滇国时期是虎豹等大型食肉动物猎食的主要对象之一,在李家山出土的青铜器中看出,“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李家山71号墓出土的“喂牛铜扣饰”反映出人们对牛的悉心照料。
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会有一个很有趣的发现,古代滇人们制作的青铜器动物造型,大多来源于生活中真实发生且亲眼所见的场景,我们通过以下图片的对比会发现,原来生活是这么有趣,原来这世界还有一些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故事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
牛虎铜案(战国)
上图为李家山72号墓出土的牛虎铜案,表现的是一个老虎捕食大牛的场景,图中大牛被老虎袭击尾部,神情悠然自得,毫无惊恐之感,与现实场景中竟然一模一样。滇人们是否和你一样看到了同样的事件发生?还是在2000多年前的古滇国这样的事件时有发生?而2000多年前的云南大部分地区森林覆盖,虎、豹、豺、熊等凶猛食肉类动物很多,而且经常入户偷袭人类饲养的家畜,这一现象在云南的一些偏远地方持续到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
二牛交合铜扣饰(西汉)
有专家认为,李家山青铜器就如一幅清明上河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古滇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形态,尤其是各种动物生动有趣的造型。李家山有关于动物造型的青铜器件有铜案、铜鼓、铜枕、铜剑、铜扣饰、铜贮贝器、铜杖头、铜葫芦丝等,应用于祭祀、随葬、农耕、生活、军事和乐器等多个方面,反映祭祀、战争、捕猎和动物交配多个场景,有人和动物同时出现的,也有多个动物或单个动物的。大型动物单个出现的较多,小型动物尤其是群居或圈养的动物同时多个出现的较多。李家山青铜器上最为常见的动物造型除牛、虎、马、蛇、鱼、孔雀、猴子外,还有鸡、鹿、熊、豹和狐狸等。
鸡形杖铜头 (西汉)
现代雄鸡
从李家山青铜博物馆收藏的鸡形杖头饰来看,云南2000年前的鸡与现代的鸡体积形态基本一致。从鸡冠、肉垂、耳、喙、颈羽、尾羽部位均可看出铜杖头上堆塑的是一只雄鸡,它蹲于鼓形座上,鸡尾分叉下垂,做休息状。据文献记载,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原始鸡分布于黄河流域中原一带,“雄鸡羽色亮黄、长尾鲜蓝,头顶大红冠戴,鸣时抖振翅膀高唱一声,其声脆亮”。 在古代,人们认为晨鸡一鸣意味着新的一天到来,它既是农人晨起劳作的计时,亦是人们公共生活的时钟。由于鸡在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古人们把它编进了十二生肖,排名第十,曰:酉鸡。在李家山青铜器中,在铜杖头和铜扣饰上均有发现鸡的造型,由此可推想,2000多年前云南的古滇民族已经在圈养鸡了,而且从李家山68号墓发掘的汉嵌玉石长方形鸡边铜扣饰来看,云南至少在西汉以前就已经在成群圈养鸡了。
立豹扣饰(西汉)
豹子是猫科豹属的一种动物,在四种大型猫科动物中,豹子的体积最小。其皮毛颜色鲜艳,有许多斑点,故又名金钱豹或花豹。在李家山51号墓出土的“立豹扣饰”身上可见豹子独有的金钱花纹,相比较现代的豹子,扣饰上的豹子塑像显得头部巨大,体态健壮四肢发达,从匍匐的姿态、蹬紧的后腿和翘起的尾部、龇牙咧嘴的状态来看,像是遇到强敌而蓄势待发的样子,充满力量。而我们见到的现代的豹子则是体形偏长条形,身材矫健,动作灵活,奔跑速度快,可以说是敏捷的猎手。豹子除了在2000多年前的李家山青铜器中被做成装饰品外,在古代至今也是文学作品和绘画的热点题材之一。
李家山51号墓葬出土的蛇形网状铜器,整体造型是一条蛇从一个网箩中攀爬出来,蛇的形象昂首怒目、张口咧齿,作攻击状。此件器物在滇文化墓地中极为罕见,但有关于蛇造型的青铜器件,尤其在李家山墓地出土的扣饰中比较多见,扣饰上的蛇造型无一例外都是线条式的、从底部将器物上的动物链接起来。蛇嘴咬住动物的尾部或腿部,被咬的动物并没有痛苦状,可见将蛇用于器形上起到了连接器物、使器物形成一个整体和美观的作用。另外,云南因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原因,历来是众多蛇类聚居的地方,而且蛇的习性喜阴,总是潜伏在阴暗处袭击人畜,可见蛇在古代滇国属常见,而且很多毒蛇种类,蛇虽伤害人、畜,但从器物上看,滇人对待蛇的态度只是把蛇作为大自然中的一员,并没有敌视或太去在乎它的杀伤力,反映出滇人强大的心理和对生活的自信。滇人把蛇形放于器物底部,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活形态的一个方面。
铜鱼杖头(西汉)
云南鲤鱼
李家山古墓群位于江川县北部,周边山林湖泊,资源丰富,面临的星云湖和抚仙湖,风光旖旎、渔产丰富,司马迁《史记》中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史记·西南夷列传》);滇池及抚仙湖地区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古滇先民以水稻种植和渔猎为生,有比较发达的稻作文化,聚落而居,“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史记·西南夷列传》),而滇池地区西南面的广大地区则有游牧为生的昆弥等游牧民族。这种农耕、渔猎、游牧的生活方式,构成了古滇文化的本土之源,亦是古滇国独特的原生态文明。
孔雀形铜镇(西汉)
综上所述,李家山青铜文化反映出战国至西汉时期古滇国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通过各种青铜器动物造型的分析认为,李家山青铜器折射出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整个生存环境的观照及深层思考。一方面,人与自然是亲和的,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体现了恶劣环境中生存竞争的残酷和人类改造自然的信心,其艺术的内核高度渗透了不可扼制的生命意识和象征意味。(作者王春玲系玉溪市博物馆文博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