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在包装沙果。青海日报记者 李庆玲 摄
当第一缕秋风轻轻拂过高原大地,河湟谷地的田野里、果园中奏响了丰收的交响曲。无论是星罗棋布的种植大棚,还是集中连片的产业基地,处处盈车嘉穗、瓜果飘香,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农民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庆丰收、晒丰收、话丰收、享丰收,河湟谷地的儿女以乡村振兴路上的实干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走进海东市乐都区,不论在超市的货架还是小巷的商贩小推车上,各色水果琳琅满目,空气里弥漫的都是香甜的味道。在众多的香味中,有一种味道既独特又让本地人深感熟悉,那就是沙果的香味。
沙果在河湟谷地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其中以乐都区碾伯街道上寨村、下寨村和高庙镇石嘴子区域,也就是现在的新盛、大路等村种植最多。河湟地区唯乐都出产的沙果品质最佳,乐都沙果饱满多汁,香酥脆甜,果实卵圆形或近球形,表皮或淡黄或亮红,带着淡淡的酒香味儿,令人垂涎欲滴。
“乐都的沙果贵德的梨,享堂的西瓜甜似蜜”“沙果儿甜,老汉娃娃涎水咽”“乐都的沙果比西宁的鸡蛋大”……曾经,沙果是乐都最具代表性的物产之一,外地人会称乐都人是“沙果儿”;而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沙果树因老化生病被大量砍伐,以及近年来和沙果类同的“123”等品种的种植,市场上真正的乐都沙果越来越少。
沙果,对乐都人来说,不仅是一种水果,更是一份源自记忆深处的情怀。在乐都区岗沟街道汤官营村,29岁的陈渊传承了这份乐都人的情怀,创办了乐都区东渊沙果种植合作社,将沙果种植和推广做成了自己的事业,自觉担负起了复兴乐都沙果的使命。
8月中下旬正是沙果上市的季节,走进东渊沙果种植合作社的果园里,沙果树上果实正逐渐泛红成熟,整个果园芳香四溢,一股浓郁的沙果香味儿令人深深沉醉。陈渊坐在果园里随处搭建的一处凉棚下联系水果商,陈渊的母亲王株梅将一个个鲜亮的沙果装进纸盒,而陈渊的父亲陈有存正将一桶桶刚摘的沙果递给王株梅。
“我父亲看过《消失的沙果》这本书后,就有了种沙果的想法;而我受本土作家毛文斌老先生的影响,也有在家乡创业奉献的想法。我和父亲一商量,种植沙果的想法一拍即合。于是就在2015年,流转了村里的6.67公顷土地种植沙果。”陈渊说。
作为乐都区第一家规模化种植沙果的合作社,陈渊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从树种到栽种再到管理,这些都要从零学起。“剪枝、上肥、除草、浇水等这些果树管理技术,我爸专门去杨凌学习了半年,果园里每个活都是重活累活,父母为这个果园付出了很多,他们的付出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这七年来的每一天,我很心疼他们。”听闻此番,父亲陈有存却说自己和妻子一方面是为了支持儿子的事业,另一方面也是想为乐都沙果复兴做点贡献,他们无怨无悔。
陈渊介绍,沙果树的根来自于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优质苹果树苗,而嫁接的沙果树枝则来自于上寨村和下寨村等地。目前合作社种植沙果树6000余棵,培育树苗40000余株,并长期聘请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担任技术顾问,共同参与沙果提纯复壮研究项目,努力培育适合在全区推广种植的沙果树品种,现在沙果矮化品种已经培育成功。
在陈渊努力经营下,合作社还每年为周边村民提供近50个务工岗位,并累计给汤官营村17户脱贫户和上、下寨村无偿提供了总值近110万元的沙果树12000余棵。今年58岁的汤官营村村民郭秀英已经在合作社打工7年,她也有了种沙果的想法:“我们家不适合规模种植,就在房前屋后种几棵,既可以补贴家用,也不费力。”郭秀英说。
在陈渊的沙果合作社里,岗沟街道也看到了未来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
“我们规划将沙果园作为岗沟街道乡村振兴工作中极具特色的产业发展目标项目,计划以汤官营村为中心,在街道具有种植条件的村社每家农户房前屋后种植3到5棵沙果树,发展庭院经济;并依托东渊沙果专业合作社和村集体林地打造10公顷左右的乐都沙果种植育苗基地,辐射周边贾湾、东岗等村。我们还将发展沙果产业的深加工,最终发展成集采摘、观光、食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经济,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乐都区岗沟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春发说。
2014年,乐都沙果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专家委员会的技术审查,被批准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随着当地林草部门资金的投入和栽培管护技术的提高,乐都沙果这种地方特色果品,正逐步走上回归之路,产量也开始慢慢恢复。相信再过几年,乐都沙果将再次走进市场、走向大众,并再次成为乐都一张具有影响力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