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法治中国 >社会与法>正文

河南淅川法院:党建+诉源治理 深度融合聚力解纷

2022-08-12 15:59 来源:《祖国》杂志

  8月10日上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媒体记者看法院”活动来到淅川县人民法院,由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河南日报、河南法制报、河南广播电视台等近20家媒体记者组成的记者团,开启了一趟“党建+诉源治理”的体验之旅。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九重镇邹庄村委会议室内,县人民法院第四党支部与大邹庄示范区联合总党支联合开展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正在进行,重温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此视察时的有关讲话精神。
  邹庄,是淅川县人民法院党员教育基地。把邹庄村作为全院党员教育基地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淅川时有关讲话精神的一个具体举措。党组书记、院长白云介绍,通过党建引领,进一步创新和优化党支部组织生活方式,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转化为保护生态、维护稳定、造福群众的务实举措,切实筑牢民生情怀,增强水质保护使命意识,强化干警的使命担当,为建设水清县强民富新淅川贡献淅法人的力量。

  “你可别小瞧了这个‘法官工作站’!他在服务美丽宜居、邻里和谐,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张河村法官工作室,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张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家祥向记者团一行介绍该村法官工作站运行情况时发出了赞叹。


  他说,基层的矛盾纠纷多是熟人之间,法院一纸判决虽然能够定纷止争,但邻里之间的感情却难以挽回,法务工作站的设立能为大家提供家门口的调解平台,党员干部先做思想工作,法律问题可以就近咨询九重法庭干警,往往就能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据法官工作室负责人、九重法庭庭长张玉峰介绍,面对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纠纷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复杂化、纠纷类型多样化等特点,传统的纠纷解决模式面临新挑战,作为基层一线法庭,不仅需要正式的法律解决渠道,也需要“以人为本”的“私人定制”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为此,我们在加大普法宣传、现场开庭、举办法制讲座等形式的同时,充分调动一切力量,通过多元化化解、“三位一体”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三合一”工作机制、创新“枫桥经验”等形式,把矛盾纠纷处理在法庭、调处在村组、解决在当地,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刘振伟 张长海 朱慧)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