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关注民生 >社会保障>正文

河南新野:“四度”发力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2022-05-26 17:37 来源:《祖国》杂志

“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河南省新野县在态度、温度、深度、速度上下功夫,“四度”发力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不断推动政务服务大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强化党建引领,实现政务服务有“态度”

坚持把全域党建作为激发政务服务动能的有力抓手,持续推进政务服务窗口转作风、强服务、提效能,形成了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勇争先的良好干事氛围。建强战斗堡垒。成立由7个联合党支部组成的联合党委,吸纳党员63名,将来自不同单位不同窗口的党员干部纳入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窗口一线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模范带动作用。在各服务窗口开展“党员示范岗”评选工作,打造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党员队伍,发挥党员干部“领头羊”作用,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今年共评选“党员示范岗”16名。开拓学习渠道,创新组织生活形式。灵活安排学习时间,以支部为单位建好用好党建工作微信群,定期推送党建信息,线上线下相结合同步学习提升。至目前,线上推送党建信息70余条,线下组织集中学习30余次,研讨交流2次。通过“微平台、微党课、微活动、微心愿”四微工作法让党建工作“活”起来。

坚持观念创新,实现政务服务“温度”

通过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活动,创新服务理念,以思想的大解放来推动“放管服效”改革事业的大发展。创新推出分区域引导咨询服务。将服务方式由被动排队等待变为主动服务帮引,为群众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让办事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务服务的热情和温度。推行政府买单免费邮寄制度。凡是在县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的企业和群众,不能当场获取证证件或资料时,群众仅需填好本人收件地址、电话等邮递相关信息,即可坐等快递把证照送到手中,截至目前,已通过免费邮寄寄出证照证件1000余件。开展涉企事项电话回访工作。制定印发了《新野县政务服务电话回访工作实施方案》,每周由中心指定人员从各窗口办结的事项中随机抽取,从依法行政、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工作建议等方面进行回访,倾听群众诉求,构建了政务服务“受理-承办-办结-反馈-回访”的完整闭环工作机制,被群众形象地称为“到政务大厅办个事,还有售后服务了”。至目前,已电话回访企业和群众1165人次,收到建议22条,发现并督促问题整改11个。

聚力能力提升,实现改革创新加“深度”

把学习与使命担当结合起来,激发全体干部职工勤学上进、学思并重的主动性,围绕服务事项中查摆的“堵点难点”主动破解问题,提升服务能力。夯实政务服务基础。积极开展“大厅之外无审批”及“三集中三到位”专项行动,打造“办事不求人”的政务服务环境,形成政务服务合力,提升服务效能。建立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机制。继续深化跨省通办的合作范围、合作事项,在2021年与湖北省襄阳市四个县区签约基础上,完成与老河口市、随州市曾都区跨省通办事项签约,同时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完成12大类88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全面推行“全科无差别综合受理服务模式”。推进“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证”模式,变跑多个窗口为一窗综合受理,共列入综合受理事项1767项,占全县事项的83%,居全市第一。积极探索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主动承接市委、市政府加强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试点工作,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基层服务质量和水平“双提高”,切实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至目前,累计办理政务服务业务15万余件。

加快作风转变,实现行政审批“速度”

狠抓作风建设,通过强化作风建设来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提升干部职工奋起赶超、加快发展的精气神。抓好“一件事一日办结”的落地实施。围绕工作方案、流程再造等狠抓落实,协调相关单位搞好配合,提升开办企业服务效率和便利化水平,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5小时。大力推行延时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网上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已成常态,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设立“办不成事”问题受理窗口。按照《新野县解决企业群众“办不成事”问题平台工作方案》文件要求,县纪委监委率先在县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问题受理窗口,帮群众把“办不成的事”办成、办好,以小窗口解决群众大问题。同时完善“三个一”受理模式,即接待一次办不成事投诉、完善一套解决问题机制、处理一批同类问题的解决,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各入驻单位“一把手”纷纷走进大厅,采取了窗口办、陪同、代理办等形式来体验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感同身受地企业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进一步研究简化、优化办事流程,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暖心的政务服务。(刘振伟 李晓涛)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