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法治中国 >社会与法>正文

河南省淅川县法院:执行再发力,新年新气象

2022-02-15 16:09 来源:《祖国》杂志

  2017年,被告李某驾驶的小汽车撞到驾驶摩托车的张某导致其伤残,因赔偿协商未果,张某的家长无奈之下委托律师将李某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判决李某赔偿张某16万余元。

  后因李某未能按期履行生效判决所确定的法律义务,张某申请了强制执行。执行中,李某向执行人员申报了财产,并表示自己认账也不赖账,只是经济拮据,希望法院宽限些时间,分期把钱全部还清。在曹斐法官的调解下,张某答应了李某的请求。


  2022年1月26日,小年刚过,除夕将至,曹斐法官就电话提醒李某今年的还款日期快到了。过了两天李某提着一摞钱早早来到淅川法院。“背着债务和法院的限制过年太闹心,我现在经济缓过来了,今天就把最后一期钱交给张某”,被执行人李某说明来意,书记员范泳良当即联系张某来法院领款,案款分三年在执行干警的调解和督促下履行完毕。
  “感谢唐坤博法官,感谢书记员罗钰玺,真想不到这么多年了我还能拿到这笔钱,感谢你们不仅帮我执行到这笔借款,还加班加点完善手续赶在年前让我领到案款。”刘某无比激动的说道。

  2014年,葛某向刘某借钱,由其亲戚张某提供担保,后葛某没有按期还款,多次催要无果被刘某起诉到法院。双方达成调解,后因葛某未履行调解书确定的义务,刘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葛某因欠钱太多不知去向,案件一度终结执行。


  借款该如何执行到位?河南省淅川县法院的执行法官并未轻言放弃,而是开始了一场长达七年的执行接力赛。
  葛某不知去向且名下查询不到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的切入点在哪里?唐坤博转变执行思路,春节前再次积极争取葛某亲属张某先行承担还款义务并向其阐明担保人的责任和不履行的后果。经过执行人员不懈的努力,张某意识到失信对孩子今后考公务员和就业的影响,最终同意先替葛某履行义务今后再向葛某追偿。
  新的一年,河南省淅川县法院干警们将继续不辞辛劳奔赴在执行路上,努力将当事人胜诉权益兑现为手中的真金白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刘振伟 李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