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能”重要指示精神,筑牢政治忠诚、提升政治能力,根据“三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安排,安吉县公安局各单位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忠诚警魂,汲取前进力量。
10月26日上午,湖州市安吉县公安局天荒坪派出所开展“汲取红色精神伟力,勇立时代潮头”主题教育培训。活动特别邀请了抗美援朝老兵叶余青为全所民(辅)警讲述抗战故事。
叶余青,1929年出生于山河乡(现属天荒坪镇)山河村。祖上都是当地有名的大户,其曾祖父叶杏坡是晚清乡绅,在太平天国运动后出资参与开丈田亩、补筑城墙、建造学堂及备仓积粮等善后工作,做了许多善事。
1945年,粟裕部队在天目山反顽战役时曾扎营井村姚家大院,叶余青父亲叶有成跟随部队参了军,同时托友人为叶余青在上海一家毛竹商行谋了份学徒工的工作,那一年叶余青16岁,便开始打工养家。而他父亲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于1947年,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
作为长子的叶老继承父亲遗志,毅然报名参军,为新中国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叶老所在的部队受命于1952年10月赴朝鲜参战。当时整个朝鲜战场,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他们去的时候,西线战事已经结束,而东线和中线都还有战事。他所在的部队在东线开城一带。
7月,东线战事结束后,叶余青随部队调至中线金城,参与金城反击战,这也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
回忆此次战役,叶老有些兴奋和激动,“金城战役简直就是摧枯拉朽的一场战役,敌军与我军的军力及炮火相比,可谓是以卵击石。”
历时15天,敌军全线崩溃。此次战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认怂而告终,乖乖地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停战后,叶余青随部队调往西线休整,并继续留在朝鲜,直至1955年7月才回国。
一枚枚军功章、一张张老照片见证了抗美援朝英雄们的光辉事迹……宣讲报告会上,叶老用朴实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将台下的民(辅)警们带到了68年前那场硝烟弥漫的战场,一段段史实让民(辅)警们深入了解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日子。
虽然已时过多年,但讲起当年的情景,叶老仍眼眶湿润。他说:“为了保家卫国,无数战友血洒他乡,我们永远不要忘了他们……”
在老兵的身上民(辅)警们感受到了人民军队“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心灵深受震撼!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天荒坪派出所民警王雪被英雄的事迹深深打动,她动情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绝不是一句空话,更不能停留在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真正落到实处,落地生根见效,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民警,正处于“建功立业”的关键时刻,也是面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新机遇、新挑战,是新形势下的职责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到工作中,牢记使命任务,筑牢信仰基石,扬帆起航、担当善为,争做新时代的优秀民警。
从叶老身上所体现的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敢于以弱胜强,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与“平常时间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急时刻能豁得出来”的“三能”精神是高度契合的。
10月29日下午,天荒坪派出所组织民(辅)警开展“弘扬抗美援朝精神,锻造公安“三能”铁军”主题观影活动,观看了抗战电影《长津湖》,共同感受那段炮火纷飞的战争岁月,缅怀革命烈士。
《长津湖》真实再现了71年前抗美援朝战争的峥嵘岁月。参加活动的民(辅)警们纷纷表示,通过观影共同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对理想信念、初心使命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充分激发公安岗位上团结进取,甘于奉献的精神。
“是老战士们的牺牲,才换来了我们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作为新时代的民警,我们更要一如既往地保卫国家,热爱人民,永远向先辈们学习。我是一位民警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会为祖国和人民奋斗终生。”天荒坪派出所教导员裘力彬说。
凝心拼搏才有出路,忠诚担当方有未来。作为基层民(辅)警更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为民情怀,在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引领下,不辱使命,不负众望,砥砺奋进。
以先进为榜样,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着力锤炼“四个铁一般”,带头拼搏、奋勇当先,切实做到平常时间践行宗旨、甘于奉献、实干争先,看得出来;关键时刻不怕困难、勇于斗争、担当率先,冲得出来;危急时刻不怕艰险、敢于牺牲、冲锋在先,豁得出来。
以“三能”精神、“三能”力量、“三能”担当,披坚执锐维护安全稳定,披荆斩棘推进改革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耿兴徐 陈燕)
责任编辑: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