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衣柜里,
珍藏着一身我穿过的军装,
它承载着我从军的梦想,
庄严的国徽,盾形的臂章,
这一身橄榄色,
象征着军人维护和平的信心和力量。
无论是几条杠或是几颗星,
都是祖国和人民赋予咱中国军人的责仼与担当,
这身军装,
真实地记录着我曾经的坎坷与成长!
这身我穿过的军装,
金灿灿的肩章上,
在橄榄枝的纹路里,
闪着银色的星光,
那是我父老乡亲学习的榜样。
胸前挂过的军功章,
那是我曾经的辉煌!
做为人民子弟兵的一员,
我曾骄傲地为它写下许多壮丽的诗行……
三十年前,
我正血气方刚,
立下志愿——参军入伍,无尚荣光。
送行的人们熙熙攘攘……
我穿着崭新的军装,
在人群里,
羞涩地搜寻到了父母不舍的目光,
我登车离开的那一瞬,
带走了亲人所有的嘱托与希望。
穿上这身军装,
我逐渐学会坚强,
训练场上,我苦练杀敌本领,
摸爬滚打,擒拿格斗,有模有样。
我流过血,流过泪……
那时,我开始彷徨,
在家书里写满了忧伤……
父亲却在信中给我力量,
要勇敢坚强,这才是军人应有的模样!
从此,我不敢迷茫,
我发誓,一定要为祖国争光!
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我才把思乡的泪水悄悄流淌,
多少次,
我曾面向东南方,遥望星空,
默默祝福家乡,祝福爹娘,
愿他们幸福安康!
正是这身军装,
磨破了我自己缝补,
弄脏了自己洗和晾,
时刻保持着良好的军人形象!
从此,我挺起了胸膛,
做事光明磊落,
决不能玷污了这身神圣的戎装。
新训结束时,
我完成了社会青年到合格军人的转变,
青春的血液里流淌着革命理想,
看!当年步伐松松垮垮的少年,
现在,就连行走也充满了军人的气质与力量!
训练场上,
我生龙活虎,热血儿郎。
哪怕穿着这身朴素的军装,
行走在都市的大街上,
我们都昂首挺胸,不卑不亢,
我敢相信,
咱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抹橄榄绿,
一定会吸引许多羡慕的目光。
每次探亲回到家乡,
我都穿着这身笔挺的军装,
母亲常用满意的眼神把我仔细端详,
说我是家里的荣光。
父亲一改往日的严厉,
说我穿军装的样子最捧。
姐姐们都夸我,年轻、帅气又阳光!
那年,我提干上军校,
在出发前,我报喜给爹娘,
母亲高兴的说:“咱要为祖国争光!”
父亲知道后,停下手中的农活,点上一支香烟,
他焦虑的目光里看到了希望……
后来,父亲对我提出要求:“以后你干出军人的榜样……”
为此,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不敢彷徨,
总感觉背后有父母关注的目光……
那年父亲因病去世,
可惜他临终时也未看到我归来的模样。
08年,部队调整编制,
我主动要求转业到地方,
有人说我犯傻,
我却认为在哪儿干工作都一样,
咱当过兵的人,
穿不穿军装,心里都一直装着党,
放到哪儿都会闪闪发光!
从那以后,
我脱下了橄榄绿的军装,
换上藏蓝的警服,
还是为祖国和人民站岗,
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如今,
我已不是当年穿军装的模样,
那个年轻的小伙子双鬓染霜。
衣柜收藏了军装,
岁月吹皱了容颜,
也风干了我的梦想……
我会经常打开衣柜,
看看这身久违的军装,
回忆那段当兵的时光,
火热的军旅生活仍让我留恋和神往。
十八年的军旅生涯!
让年幼的我在部队里锻炼成长。
炼就我宽宽的肩膀
还有这钢铁般的脊梁!
看着这身曾穿过的军装,
我心里难免有些忧伤,
它穿老了我的岁月,
也熬老了爹娘……
这身我曾穿过的军装,
成了我对军队唯一的念想……
如果有一天祖国需要,
我还会重新穿上这身军装,
扛起钢枪,唱着军歌,
雄赳赳、气昂昂,
奔赴祖国最需的地方!
(本文作者刘玉枝系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西宁市公安局。)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