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文化中国 >华夏鉴赏>正文

郝英智:艺海杨帆,逐梦启航

2021-06-11 17:38 来源:《祖国》杂志

  与郝英智相识,是在2019年吉林市美术家协会部分会员为弘扬“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而自发举办的一场笔会的现场。


  郝英智,男,1995年8月生于吉林省吉林市,2017年毕业于大连工业大学,吉林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与笔会现场的其他几位会员相比,他显得有些稚嫩。带着猎奇的心态,我将目光全部集中到他的身上:标准的画板与他高挑的身材相比略显低矮,在绘画过程中,他多数时间都是接近90度的弯腰状态。下笔前,他会有一两分钟的思考,随后便快速落笔。在他的笔下,一朵朵牡丹竞相开放、一枝枝梅花铁骨生春、一串串葡萄挂满枝头,从画作的落款中我知晓了他的名字——郝英智。


  在忙碌的绘画中,他没有看到那些喜爱他作品的群众,在拿到他的画作后脸上洋溢的心满意足的笑容,更没有看到他们害怕将画作损坏的相互避让,笔会持续了三个小时左右,他全程都沉浸在绘画之中,没有任何分心。

  当我询问其年纪轻轻就已在绘画方面具有一定的功底,是不是与天赋有关时,他有些腼腆地回答:“天赋这东西,我真的没有,与别人相比,我只是将全部的时间用在做一件事情上,那就是画画”。


  通过交谈我了解到,他六岁就跟在知名画家刘忠义老师身边学习传统绘画。受名家指点,耳濡目染,在刘忠义老师的谆谆教诲下,他对于传统绘画,从最初的学习发展成为兴趣,再到喜爱。在这个过程之中,刘忠义老师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
  大学毕业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擅长写意花鸟的知名画家孙洪华老师,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绘画造诣,他又跟随孙洪华老师学习写意花鸟。三年里,他每天投入学习的时间都接近十个小时。用他自己的话讲,除了春节近十余天的时间是给自己用来休息和思考,其他的时间他都用来干两件事:一是累得闭上眼睛就睡觉,二是睁开眼就跟老师学画画。

  交谈过程中,他再三强调,绘画艺术从来就不是固步自封的,要多学多练多思考。在跟随孙洪华老师学习花鸟过程中,他也学习研究了诸多花鸟大师的教学视频,以其技之长补已之短。


  如写意葡萄的画法,他便在孙洪华老师教授的技法基础上,借鉴了王成喜、苏葆臻、张大林各位大师的技法;在梅花的画作中,学习了王成喜大师的技法,又参考了关山月大师的一些思想,提高画作的灵活性;在山水的画作中,同时借鉴了现代彩墨山水大师曾刚以及傅抱石大师的一些特殊技法。

  当问及其作为一名喜爱中国传统绘画的消费者,对于中国传统绘画发展有什么看法时,他说:在绘画的道路上越走,也就越理解古人留下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句话的含义。民间是个藏龙卧虎、能人辈出的地方,民间艺人想在绘画这一行当取得一定成就,太难了。以自己为例,作品虽被国内外诸多友人收藏,但参加省美协举办的绘画比赛时,却连初选都进不去,数次折翼而归。在面临生存与爱好挑战时,许多民间艺人只能优先选择生存;当爱好倍受挫折时,也许就是忍痛割爱之时。


  他说,在这条路上越走,他就越敬畏那些老一辈艺术家们,在他们那个资讯及经济都不是太发达的年代,能够取得那样高的艺术造诣,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不是一般人能够体会的。并言明,作为一名中国传统绘画的爱好者来讲,自己是幸运的,有幸在幼年时期,便遇到了刘忠义老师,得以接受到科学系统的基础绘画教育,了解了相关的章法和技巧,为自己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引领自己走上绘画的道路;有幸在之后又遇到了亦师亦父的“民间画匠”孙洪华老师,得以倾力栽培;有幸遇到那么多喜爱自己作品的友人,激励着自己……

  当谈及是否会继续坚持走绘画这条道路时,他说:自己是幸福的,至少目前,还是父母用无私的爱,支持自己在绘画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至于日后,只要还有一丝希望,自己就不会放弃。(姜国利)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