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银川全市公安监管民辅警以最忠诚的信念、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行动、最执着的坚守,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监所安全保卫战,在监所收押量持续攀升的情况下,确保了疫情零发生,安全无事故,有力保障了刑事诉讼顺利进行,有效服务了全市公安工作大局,“平安监所” 创建扎实推进,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成效显著。
这一年,监所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实现“三个零”目标。科学统筹闻警而动。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银川市公安监管场所迅速贯彻落实上级公安机关关于监所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疫情就是警情,防控就是责任”的理念,坚持监所防疫标准高于社会面工作标准,硬核推行战时措施,上下联动,多部门协同,扎实做好监管场所疫情防控工作。迅速成立监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从组织安排、协调保障、督导跟进等方面统筹监所疫情防控工作。先后制发监所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执法标准等,细化分解封闭式管理勤务运行、入所把关、出所管控、消毒防疫、所内医疗、安全管理、应急处置、物资保障等工作任务,强化信息共享、措施共商和应对处置,确保各项工作严密有效。“头雁”引领激发全警昂扬斗志。张韵声、杨东、李永宁、吴琦东等区市主要领导,先后以视频调度和实地慰问等方式指导监所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监所一线民辅警,为做好监所疫情防控各阶段工作指明了方向。市局分管副局长黄永平每周到监所开展网上巡查,掌握监区防疫和安全管理措施落实情况,协调补充12名警力。监管支队和各监所主要领导始终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确保各类问题隐患发现整改到位。坚守岗位织密安全防线。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全市328名监所民辅警,放弃春节休假,迅速集结归位,连续作战,克难攻坚,切实做到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坚定信心和忘我工作,筑牢抗击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共封闭隔离监管场所民警、辅警职工12批次540人,最长封闭轮转周期长达40天。在全面恢复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后,继续坚持监所防疫标准高于严于社会面工作标准的原则,做到常态化防控、动态化调整,放之有度、收之有力,确保监所疫情防控万无一失。后勤保障坚强有力。抓紧抓实防护装备、战时给养、住宿隔离服务保障,严格监区、办公区、办案区、生活区等消毒通风以及入所人员体温检测、佩戴口罩、轨迹核查,充足储备必备物资和食材、药品,确保食材采购、安全烹饪、食品留样、分餐制等措施落细落实,实现人干净、物干净、场所干净。
这一年,智慧监管出奇招,监所服务“不打烊”。着眼防疫常态化、持久战,依托“智慧监管”建设、“放管服”改革成果,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服务,积极探索防疫、服务新举措。提供“搬家式”办案减负。依托自主研发的银川监所智能管理平台,同步开发远程提讯平台,建成远程提讯室、远程法庭37间,配足配齐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免费提供纸张、墨盒等耗材,最大限度满足办案审查需求,确保案件零搁置。打破常规勤务组织,建立“检法驻所封闭管理”“公安机关文书代办”等一系列工作机制,提高办案效率。全年为全市公检法等多家办案单位提供远程提讯、审查、会见、开庭10867人次。制定服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四项措施”。全市公安监管部门克服困难、主动作为,腾仓扩容、优化体检、改善条件、改进服务、优化防控,搭建8套视频会见终端,开通律师网上预约会见功能,推出非工作日涉黑恶案件延时审讯、延时会见等服务措施,全力保障讯问、会见、开庭等需要。开通在押人员亲属网上汇款系统零距离服务群众。延伸监所“互联网+”服务渠道,开通网上存款功能,实现网上24小时无地域障碍汇款,确保钱款流转全程可追溯、可查询,彻底解决非本地户籍在押人员亲属押款难问题,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改建“看守所业务接待大厅”提升窗口服务质效。市看守所将现有业务受理大厅改造为收押(释放)大厅,实行收押、释放业务与提讯提审、会见业务有效分流,合理配置使用资源,改善服务环境,在为基层公安机关执法办案提供精准、安全、快捷服务的同时,有效减少人员流动和接触,确保监区安全。
这一年,加强精细化管理,监所等级化达标创建不停歇。以监所等级化达标为抓手,在精、细、实上下功夫,优化工作流程,创新被监管人员教育感化转化,不断推进监所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精细化。深化监所风险隐患起底。以“整治风险隐患、强化安全管理”专项活动为抓手,围绕监室一日生活制度、监室秩序、规范执法等整治重点,采取定期检查、值班巡视、专班检查、视频巡查等方式,深入细致摸排、全力消除安全风险隐患,共排查整治各类执法问题120余项,整改基础设施安全隐患25项。充分发挥监管视频巡查中心、监区分控室作用,落实“7×24”小时巡查,建立监所押量、疫情防控日统计、视频巡查每周、每月定期通报机制,按照“问题指向清晰、能说明整改方向、对监所安全与规范化管理影响直接”等标准,精准督导、规范指导,确保发现问题“即查即改即通报”,推送发现整改问题指令1920条。推进医疗卫生专业化建设。严格落实医护人员24小时驻所值班制度和新入所人员健康检查制度,逐人建立被监管人员医疗档案,强化日常巡诊、重大病患监管医院会诊,实时监控重点患病人员身体状况,严格出所就医审批报备流程和看护警戒,确保出所就医安全规范。巩固创新教育转化成果。市看守所内挖潜力,组建专职监控巡视大队,将定岗变流动岗,提升监区见警率。制发在押人员服装3200余套,确保在押人员着装等级分明、分季换装。市行政拘留所开辟推进人文教育、普法教育、道德教育进监所,建立“管教民警调解初级矛盾、所领导调解突出矛盾、社会矛盾化解室调解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矛盾”三级调解机制,确保监管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得益彰。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推行线上线下一体式教育模式,通过电视广播、在线互动等方式,丰富在戒人员一日生活,开展专题教育10次,法律、医疗社会帮教4次。
这一年,扭住思想总开关,打造过硬监管队伍。以党建为引领,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组建临时党支部、党员先锋岗、巾帼示范岗9个,成立青年突击队1个, 向140余名党员发出倡议书,组织开展党组织活动300余次,形成“跟我上”“冲在前”的担当自觉和良好氛围。做好“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和“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模范机关创建活动结合文章,组织开展红色教育、廉政教育、书记讲堂等活动,激发全警斗志、昂扬士气。落实严管厚爱措施,鼓励关爱民辅警,建立全警身体健康档案,推动民警职级晋升和辅警首次层级评定落实落地,为全警职业发展赋能。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和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全面推动党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2020年,确定积极分子23名,吸收预备党员5名,转正2名,切实提升民辅警职业自豪感。捕捉感人瞬间,培育先进典型,涌现出“凤警榜样”杨春华、梁文娟、郭燕、余燕芬和全市“三八红旗集体”看守所管教女队、“红色引擎党支部”看守所党总支等一大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银川广大公安监管民警辅警将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到各项工作中去,铸就首府监所安全铜墙铁壁,夺取公安监所战“疫”的最终胜利。(耿兴徐 邢强 李文丽)
责任编辑: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