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环境能源 >环境治理>正文

绵阳打赢绿水蓝天保卫战 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上交完美答卷

2021-01-05 15:49 来源:《祖国》杂志

  1月4日,四川省绵阳市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绵阳市“十三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圆满收官,生态环境上交完美答卷。绵阳市污防攻坚办、市住建委、市公安局、市经信局、市交通运输局等相关单位参加了发布会,市污防攻坚办主任、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冯中兵就“十三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相关情况进行了通报。绵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杜天福主持发布会。


  据了解,2020年,绵阳市PM2.5年均浓度和优良天数率两项指标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环境空气质量大幅改善,结构调整不断优化,标本兼治削减总量,科技支撑精准治污,强化统筹联防联控,进入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截至2020年底,绵阳城区环境空气优良324天,优良天数率为89%。PM2.5年均浓度为33.6微克每立方米、同比2019年下降9.7%,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35.1微克每立方米的年度目标任务;PM10年均浓度为54.4微克每立方米,同比2019年下降6.6%。
  据介绍,“十三五”以来,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其中,PM2.5下降28.5%,PM10下降24.4%,二氧化硫下降60%,二氧化氮下降18.5%,一氧化碳下降28.6%。2020年10月,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7位,是国家开展排名以来的最好成绩。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县市区(园区)由2015年的4个增加到9个。
  冯中兵介绍,2019年,全社会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比重同比2015年下降8个百分点,减少99.4万吨标准煤,全市淘汰燃煤小锅炉94台、共142.46蒸吨,燃煤锅炉改电9台、共96蒸吨;投资1225万元,实施南郊机场机载APU电能替代改造;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纯电动公交车专用充电站5座,普通车辆充电站171座、充电桩3000余套。关闭或淘汰落后工艺设备(生产线)企业141户,其中淘汰生铁8.4万吨、化工3.16万吨、造纸3.16万吨、建材砖20.9亿匹、碳酸钙300万吨、石灰石43万吨,砖瓦行业企业从232户压减到98户,整治“散乱污”企业2995户,其中关停取缔类1385户。淘汰老旧车辆5.83万辆,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5054辆。完成四川巴蜀江油燃煤发电有限公司2台300兆瓦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和7家水泥企业深度治理,企业共投入治理资金1.55亿元。同时,完成17家涉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治理,365个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同比2015年消减0.66万吨、0.52万吨、0.43万吨。累计路检抽查柴油车1.05万辆次,筛查整治超标排放车771辆。全面推行机动车尾气检测与强制维护(I/M)制度,全市建成检测(I)站27家,维修(M)站51家,实现检验维修联网闭环管理。实施全域全时段禁止露天焚烧,全市累计通报露天焚烧64起。通过颗粒物组分站、非甲烷总烃自动监测站、297个大气微站、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走航车,对污染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锁定问题点位和区域,实施精准管控。累计开展颗粒物走航392次、挥发性有机物走航60次,发现处置问题点位418个,仅2020年发布分析日报312期、月报12期。先后抽测柴油货车17.7万辆,筛查超标黑烟车209辆,处罚款4.18万元。新建86个高清视频监控,接入79个公安天网视频监控、60家涉气企业用电监控、163个建筑工地视频监控、1725家油烟在线监控、205个监测微站、4109辆非道路移动机械、104辆城区洒水车辆等在线信息,利用大数据预测、AI智能识别、专人值守监控等,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识别、定位、取证。组织13个市级部门和13个县市区(园区)共276人建立快反处置队伍,对发现的污染问题,实行短信和APP双重推送,实现10分钟内响应并及时处置,2020年调度办结1153件。3次更新应急减排措施清单,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23次,其中蓝色预警1次,黄色预警17次,橙色预警5次。
  此外,绵阳市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地表水质量劣Ⅴ类水体比例、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氨氮排放总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7项指标均完成“十三五”考核目标。
  冯中兵说:下一步,生态环境将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谋划好“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做到力度不减,方向不变,标准不降,推动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让全市人民有更多的蓝天白云获得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惠普的民生福祉。
  当天发布会最后,参加新闻发布会的相关单位还就我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水污染防治及大气污染防治等所做的工作回答了记者提问。(文/图 刘仁喜)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