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爱国工程 >慈善公益>正文

藏族姑娘重获新生,公益帮扶助她再圆“母亲梦”

2020-12-21 14:08 来源:《祖国》杂志

  泽曲,一位来自四川甘孜的藏族姑娘,27岁。
  这本是青春焕发的年龄,但泽曲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直径2厘米,重症),同时合并肺动脉高压,心包大量积液,全心衰竭,恶液质。因没有及时救治,泽曲的肺动脉也由原来直径2.5厘米,逐渐扩张到12厘米,形成了一个巨大肺动脉瘤。心力衰竭导致心包腔大量积液,反过来压迫心脏,导致肝淤血,肝功能受损,泽曲眼窝深陷,眼结膜已经变黄,可谓病情危重。但受限于自身经济条件以及当地的医疗条件,泽曲无法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救治,病情一再拖延,愈发危重,这个27岁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泽曲的生命时钟在2020年12月,终于有了转机。


  手术后的泽曲

  一次偶然的公益帮扶沟通会中,北京中医医院药学部吴剑坤教授得知泽曲的病情后,找到了同样热衷慈善公益活动的刘红旭教授,在刘教授的帮助和支持下,他们与“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取得联系。面对泽曲危重的病情和家庭困难的情况,组委会决定破例对泽曲进行免费救治,一场爱的接力拉开了序幕。在多方努力,多翻周转之下,泽曲终于来到了北京。爱心的接力也终于到了关键节点,连续8年参与先心病手术救助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徐东教授,义不容辞地接下最后一棒。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徐东教授为泽曲做检查
  在入院一系列的检查,徐东教授看到泽曲的影像学诊断结果后,跟组委会进行了再次沟通,“如果不做手术,她可能只剩下一两年的时间。”但泽曲的心脏矫治手术却又是危机四伏,此刻这场爱的接力变成了爱的压力,但徐东教授和他的专家团队,经过仔细研讨、反复论证,决定给泽曲做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闭合手术+肺动脉瘤切除+肺动脉重建手术。因为徐东教授深知,如果此刻他们“保守”,泽曲以后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做这个手术并不是“艺高人胆大”,而是在充分评估泽曲心脏病各种危险因素的前提下,觉得她还有手术适应症,心脏外科团队有把握拿下手术的情况下才进行的。术后,徐东坦承,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巨大肺动脉瘤是自己从业以来的罕见的“首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病程长,未闭的动脉导管特别脆弱,手术容易大出血;加上病人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闭合的巨大动脉导管困难重重;再加上肺动脉瘤样扩张,也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不确定性。手术完成后是否能够脱离体外循环机,术后是否顺利脱离呼吸机等一系列困难需要心脏外科团队和护理团队一个又一个地去克服和战胜。
  徐东的外科团队出于心肌保护及安全考虑,采取了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手术方式,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心脏,又让全身其他脏器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打开胸腔之后,徐东看到了这个巨大的瘤子已经覆盖了整个心脏,但由于准备充分,心外科团队稳稳地按照原手术方案一步步地进行,成功地闭合了巨大的动脉导管,并切除了肺动脉瘤,利用自体血管壁进行了肺动脉的重建手术。

  手术非常成功,但是危险并没有过去。泽曲回到心脏重症监护室后,能否顺利地拔掉气管插管,脱离呼吸机,进行自主呼吸,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悬念。经过天坛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护理团队精心地监护和治疗,泽曲姑娘顺利地闯关成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脏外科医务人员与术后的泽曲合影
  现在的泽曲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了,食欲也特别好。虽然还有些虚弱,但从她那久违的发自内心的微笑和脸上泛出的红晕已经告知了大家——泽曲重获新生!
  泽曲的家人也一直在远方为她祈祷,得知手术成功、术后恢复顺利,并即将返家的消息,高兴地奔走相告。
  徐东认为,由于心脏病治好了,泽曲今后可能有机会做妈妈。她原本怀孕过一次,但是孩子却不幸夭折了。而如今,泽曲康复后可能再度成为母亲,这也是两家人一直的期盼。

  泽曲由危转安的生命转折是幸运,是奇迹,也是善缘,医生与她一起完成了对于生命的礼赞,这也是对“同心·共铸中国心”的最好诠释。(文/图 牛宏超)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