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第二十三届丁香文化旅游节暨中国文化进万家禅意诗书画展上,一幅行书书法作品《最美中华,大国兴起》备受大家的瞩目,很多游客在作品前驻足欣赏、合影留念。这是由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原政治委员王成志将军为此次书画展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
早就耳闻将军大名,然而事务丛睉芜杂,每次不期而遇,却又当面错过。其实在此之前,就在国家开放大学的书画艺术培训活动上有过交集,只是活动上人潮涌动不能深入交流,颇多遗憾。然而,缘分的生长可能和同志、同好、同乡等有天然的关联,只要存在、笃定、发展,有缘人是可以走到一起共同探讨交流的。少时在学校听老师讲部队英雄的故事,时常听得入迷,总是感动于那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人物,欲罢不能。特别是身边的学长们参军入伍、荣立战功的辉煌事迹,更是视为榜样。作为从太行山东麓走出的将军书法家--王成志,更是太行山孕育出的功勋卓著人物的代表。他一生戎马生涯,却用自己手中的笔抒写了军人“风花雪月”之壮丽篇章。
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和文艺工作者探论文艺时,空政文工团一级编剧、著名歌词作家阎肃在发言时称“我称得上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战线的一名老兵,到现在依然在心里经常哼唱着‘追上去追上去不让敌人喘气’那些歌。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爬冰卧雪’、月是‘边关冷月’。就是这种肝胆、这种魂魄教会我跟着走、往前行,我愿意为兵服务一辈子!所以,我们心中常念叨的就是6个字:‘正能量、接地气’,在部队来说就是有兵味战味!”听过阎肃的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幽默地说:“我赞同阎肃同志的风花雪月。”全场响起会心的笑声。习近平接着说:“这是强军的风花雪月,我们的军旅文艺工作者,应该主要围绕强军目标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我特别赞同。”这个故事情节,让整个军旅文艺工作者为之振奋,大家在热烈的讨论学习此次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同时,一场文艺创作高潮也在酝酿。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2015年建军节来临之际,光明日报、法制日报、解放军报、中国妇女报等中央新闻单位先后在报纸上刊登了王成志将军的书法作品,特别是在2015年8月9日出版的人民日报12版大地副刊上,刊登了王成志将军的书法作品“风花雪月”,让大家在学习“文艺座谈会精神”之时,从书法的角度来审视军旅文艺创作。一时,全军上下为之振奋,让人一睹将军书法的风采。观王成志将军书法,格调清新,笔法灵动,遒劲有力,力道入木三分,结字突显军人之英气,意到笔到,绝不拖泥带水,茁茁兮若挺拔之青松,磊磊兮若山顶之长城,观赏中让人精神抖擞,士气高涨。在创作中他注重把饱含军旅气息的诗词警句作为创作对象,犹喜撰毛主席诗词,创作了众多观之大气凛然的书法作品,给军旅书法创作增添了独有的文化气息。这些艺术成就和他的职业生涯是紧密相关的,他政治思想坚定,党性原则强,理论水平高。
……
近几年书画艺术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其中涉及军旅题材的书画展活动,人民群众也可以经常参观。无论是军事博物馆、民族博物馆、政协礼堂书画馆等抑或专业的中国美术馆都能看到军旅书画家的身影。军旅书画艺术创作为当今的文艺创作注入了活力,增添了文艺创作的素材,拓宽了人们对于文艺创作的需求。王成志将军就是在这样轰轰烈烈的军旅文艺创作背景下,投入到书法艺术创作中去的。近年来,他的多幅书法作品在全国、全军书法展中展出、获奖,受到人们的喜爱。
王成志将军的老家是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涉县是革命老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华北新华广播电台、新华日报社等110多个党政机关单位长期驻扎于此。涉县走出了2位元帅、360多位将军,被誉为“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的摇篮”,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是全国先进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景区、全国首批国防教育基地。央视播出的历史抗战剧《太行山上》在赤岸村一二九师司令部原址拍摄。这样一个有着光辉革命传统的地方,王成志将军出生在这里,谈起王成志将军,在太行山老家涉县,可谓闻名遐迩,是大家街头巷尾探论的解放军将军。从小在这里长大,他虽然出生于书香世家,但是耳濡目染红色文化之际,从小就把从军报国当成自己的远大志向。
他18岁参军,一当就是43年,人生最辉煌的时间,披上了军队的绿色。对于军队,绿色是生命的主题,象征生机勃勃,更是希望的颜色,更是英雄的色调。怎么能够把军队独有的绿色和黑白相间的书法创作联系在一起呢?王成志将军从上小学开始,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学习临贴,他临过赵、柳、欧和三希堂等字帖。家庭的书香传统对他的影响很大,在祖父和父亲的指导下,他兢兢业业掌握了书法书写的基本要领,为以后的书法创作奠定了基础。
戎马倥偬时,功成著文章。
行笔至此,我也一直在酝酿自己的情感,对王成志将军的印象抒发一下感受,写成《题王成志将军印象有感》。作为一个同乡的晚辈,目睹家乡的英雄事迹,总是忍不住不吝笔墨地进行赞美。多少英雄的故事在太行山上讲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俯仰皆是时代英雄。近来去雁门关,感触良多,战国时代的英雄李牧,就是来自邯郸,他惯看“边关冷月”,用胆略和智慧守御这一方安宁,在雁门关写就了英雄的赞歌。仰望星空,那一串串如雷贯耳的英雄的名字不时在耳边响起:乐毅、廉颇、赵奢、赵子龙、祖逖……彪炳史册,震铄古今,让后人望其项背。而英雄的感召,让后来人追随英雄的足迹,奋发向上,成为燕赵大地的楷模。在这样的英雄人物中,王成志将军的身影也和他们交相辉映。(本文作者武振江系人民日报社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