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环境能源 >环境治理>正文

陵水县黎安瀉湖整治工作纪实:雷霆治理显成效 还湖与民守青山

2020-11-12 10:49 来源:《祖国》杂志

  在海南的东南海岸——陵水黎族自治县的东南部,有这么一片海湾,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海湾外侧的岛屿不断延伸形成的一个山海环抱的袋状泻湖,这里港湾深幽、碧海蓝天、红船遐迩、白帆一片。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致在这里完美地结合,构成了一幅独特而绮丽的海岸风景画。这里就是海南陵水黎安瀉湖,曾经是陵水人民眼中青山碧海之间的幸福港湾!

  黎安泻湖面积为9.2平方公里,建有省级海草保护区。自然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是海南省典型的泻湖生态景区和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但是,随着生产和开发活动的扩张,泻湖环境遭到较严重破坏,海草床和泻湖生态系统遭到侵蚀和破坏。


  陵水县泻湖现场整治图
  抓住整改机遇全方位落实环境整治

  2020年7月,经部分媒体曝光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镇泻湖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指出,该泻湖环境污染长时间整治污染越来越加剧,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整改领导小组第七督导组和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黎安潟湖整治情况进行督办指导。要求陵水县重视舆情报道,全面排查潟湖生态环境问题,制定科学方案,采取得力措施,限期整改。陵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主要领导,率领县生态环境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综合执法局等相关单位领导深入黎安镇开展生态环保整治调研,实地察看黎丰村潟湖环境整治存在问题,并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清单,照单全收,立即组织召开整治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整治措施。整改期间,海南省百日大督察第七督察组多次亲临陵水黎安镇潟湖现场督导检查。


  雷霆整治 30天攻坚拆除

  在贯彻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和潟湖环境整治工作中,陵水县委、县政府要求,全县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坚持“态度上全盘接收,行动上立行立改,整改上务求实效”,上下合力保质保量落实好潟湖污水治理工作,在整治工作中针对黎安潟湖渔排265户(原登记在册203户,未登记62户)全部拆除,不留死角,共拆除面积149844.04平方米,2家渔排餐厅也同时拆除。累计拆除面积1195.4平方米;黎安潟湖内养殖海螺海菜已全部拆除清理完成,累计拆除91户,清理漂浮物30774个;清理养螺木桩103户,累计7266根。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和媒体曝光存在的问题。


  双管齐下 补齐短板

  陵水借此次整改为契机,针对清水湾、香水湾、土福湾等“三湾”开发区企业自建自营污水处理设施底数不清,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重建轻管、以及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举一反三,加强对全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统筹,进一步排查全县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情况,优先安排饮用水源地周边的污水设施建设,从源头上解决饮用水源地及近岸海域水体污染问题;全面摸排“三湾”区域企业自建自营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情况,以及全县各乡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情况,摸清底数,强化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以问题为导向,拿出实招硬招,不折不扣按时保质整改到位。尽快开展水面垃圾的清运工作,对近岸海域进行保洁,整治沿线环境卫生,对排污口进行治理,建立常态化管理体系,实行监督问责制度,全面整治河道“脏乱差”;摸排村庄河道各个排水口,开展黑臭水治理,加大力度、强化措施,高质量、高水平完成污水治理任务。从细节入手,将工作向源头延伸,按照时间节点,完成阶段性整治工作,配合为期百日的生态环保整治大督察行动,不断改善河岸环境面貌,维护河流健康生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宣传让群众当环境保护的主人

  新一届陵水县委、县政府领导上任以来,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整治农村环境和人居环境作为政治任务来抓,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又加强教育宣传力度,深入乡村宣传引导,利用现代大众媒体的宣传推广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采取通俗易懂、村民易接受、易理解的方式进行广泛教育宣传,不断增强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节约意识。通过持续的宣传教育不断改变了农民群众长期养成的不健康、不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传统落后生产生活方式,增强了村民的环保意识,最终达到提高村民参与改善农村环保和人居环境工作主动作为的目的。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陵水县委、县政府领导深知,农民是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中最重要的参与群体,引导增强农民主体意识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促进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最重要的因素。是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和改善农村环境和人居环境的主力军,所以要必须依靠农民和不断增强农民主体意识,激发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热情度,为农村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强大动力。确保农村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治理高质量实现。加强村民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认识、环保意识以及人居环境的认知度,创造条件鼓励村民学习国家关于环保的法律法规,逐步增强村民的法制观念,使村民充分认识到破坏环境应该承担的法律后果,让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社会责任感深入人心。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陵水在资金投入上,建立政府主导投入机制,改变单纯依靠上级财政投入的做法,近年来,陵水县政府不断地加强对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严格按照要求使用资金,将资金真正投入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项目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作用。积极创新投入方式,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多方面筹措社会资金。在改善农村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基础上,调动多方资源,分主次、分重点、按步骤、有条理地解决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以及一些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针对农村基层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缺乏的现实问题,一方面,抓住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机遇,坚持农村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与农村相关产业的对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人。对于特色乡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环保特色优势产业,开展乡村农家乐,活跃乡村经济,不断提高陵水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让全县人民分享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红利。(文/王子文 马云驰 王谊通 图片由陵水县生态环境局提供)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