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地走访北京一家转产口罩企业,探寻其口罩产能从无到有的曲折过程——
为了一片口罩,国企民企通力合作
阅读提示
随着口罩日产量的逐渐增长,作为重要原材料的熔喷布价格也一路飞升至疫情前的近20倍。当北京纳通公司正为熔喷布短缺和难以扩产心急如焚时,中国石化开始为北京纳通提供熔喷布原料,让其口罩生产的压力迅速减轻。
3月4日,在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诺大的厂区冷冷清清,几乎看不到什么人。这里原本是该企业用于生产人造骨等高端医用耗材的地方,疫情发生以后被临时用来转产口罩生产。
从2月初的紧急转产、口罩原材料卡喉,到强援加入、国企民企通力合作,再到如今的产能不断扩大、各方携手共进,这家企业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每天的库存也就够一两天”
“生产口罩需要一定的清洁车间,我们正好具备一处这样的场地,转产口罩速度较快,政府部门希望我们能生产,我们也希望能够为防疫贡献力量。”北京纳通宣传部门负责人郭昱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该公司的一楼大厅里堆满了白色和蓝色的口罩原料无纺布,几乎将整个大厅占满。此外,如今已经被炒得“更金贵”的原料熔喷布被单独置于二楼的密闭空间。“即便政府部门不断协调,每天的库存也就够一两天的。”该企业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纳通的口罩刚一投产就曾差点因为买不到熔喷布而停产。如今,这里的口罩生产线已经进入正轨,5台机器每天大约可以生产30万只普通医用外科口罩。
在二楼密闭的厂房里,隔着玻璃窗户,只见近20名工人在5台机器周围忙碌着,工人们身穿粉色或蓝色塑料清洁服,均佩戴白色N95口罩。当一片片蓝色口罩从生产线上依次滑出,工人便将口罩齐整地装入塑料袋中,10个一沓,整个生产过程紧张而有序,而这5条生产线从投产到现在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鲜为人知的是,5台口罩机的“抢购”充满了波折。
疫情爆发后,全国的口罩供应出现紧缺,许多厂家都开始抢购口罩机扩大生产,因此,2月初,国内口罩机已是“一机难求”。在收到转产要求后,北京纳通多方采购口罩机却无果,最后只能在北京附近农村求购了7台二手机器,而且价格高昂。
然而,7台二手机器无法全部运转,因为他们“缺胳膊短腿”,零件又无处可买,最后企业只能拆了两台,用拆下来的零件辅助另外5台正常运行。
就这样,在磕磕绊绊中,5台机器总算“转”了起来。对北京纳通这样一家临时“跨界”的民营企业来说,持续扩大产能已经让他们感到吃力:口罩机买不到、熔喷布买不到、无纺布也要高价去抢,甚至那些最小的零部件也要四处求购。尤其是熔喷布,已经成为北京纳通口罩生产线的一大瓶颈。
持续提供熔喷布原料
3月4日下午,在北京纳通的新建厂区——延庆厂区,几台口罩机前一天刚刚运抵厂区,正在进行紧急安装和调试。
随着新订购的口罩机陆续到货,北京纳通原来的厂区面积已经远远不够,新的厂区是十多天前用临时租赁的小楼改装的厂房,墙壁还有刚粉刷过的厂房。
“短短十几天就建设了这么一个工厂,真是不可想象,这要感谢中国石化的援手。”北京纳通该项目负责人伟汉英告诉记者。
相关数据显示,随着疫情暴发,口罩日产量逐渐增长,作为重要原材料的熔喷布价格也一路飞升至疫情前的近20倍。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熔喷布售价已经达到30万元一吨。而在疫情前,熔喷布的市场价格平均只有每吨1.8万元。
回头来看,在2月上旬,当时北京纳通正为熔喷布短缺和难以扩产心急如焚,在得知北京纳通面临的困难之后,中国石化马上帮助其解决了一吨熔喷布的难题,让北京纳通口罩生产的压力迅速减轻。更重要的是,中国石化还将持续为北京纳通提供熔喷布原料。
中国石化在解决原料问题上有其独特优势,熔喷布的原料来自聚丙烯,而中国石化是我国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商,其下属企业亦可生产一定数量的熔喷布,这是其它大部分口罩生产企业不具备的优势。
在北京纳通看来,中国石化的加入和北京市各级政府的积极协调,让产能扩大容易了很多。
催化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扩大产能首要解决的难题之一依然是口罩机短缺问题。2月份,国内的口罩机依然供不应求、一机难求。中国石化委派专门团队经过多方采购,陆续与国机集团等四家央企、地方国企签订合同,预订了10台口罩机(后又增加5台),帮助北京纳通解决扩产难题。
机器到位了,缺少技术人员又变成新问题。无论是北京纳通还是中国石化,此前都没有生产口罩的经验。疫情期间,又一时难以聘到专业的技术工人,为了尽快达产,中石化又协调其在京企业燕山石化的6名技术人员,全程驻厂服务。
“中国石化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采购优势加上纳通公司的医疗物资生产优势,发生了‘化学反应’,催化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为首都的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做出了积极贡献。”北京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口罩全部由北京市委托企业按照统一的价格收购并调配,优先用于医护人员、复工复产企业。
至于后续双方如何继续合作,如何分配利润,这些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生产经营问题,在这个特殊时期似乎显得不再重要。在双方看来,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紧密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尽可能多生产口罩。
“如果国内的需求已经饱和了,在保证国内需求之余,我们也会考虑向国外出口。”郭昱说,目前产品的出口资质和手续都已经办理完毕,已经提前做好出口准备。(记者 孙喜保)
(责任编辑:李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