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记者程东建 谢源 朝气蓬勃新时代,繁花似锦上黄山。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邓小平同志视察黄山并发表“黄山谈话”40周年,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和融入杭州都市圈,奋力谱写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新篇章。由黄山市人民政府、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中共黄山市委宣传部、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主办,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南京艺术学院、刘海粟(上海)美术馆、刘海粟(常州)美术馆共同承办的“壮阔雄奇: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于 2019年3月20日上午在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隆重开幕,并精彩展览时间为2019年3月20日至5月5日。
中共黄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德书主持并致开幕词
记者看到,“壮阔雄奇: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集中展示刘海粟先生的黄山主题艺术作品,并配有记录刘海粟先生十上黄山的艺术文献,旨在全方位演绎刘海粟黄山主题艺术创作的从以黄山为师到以黄山为友的变化过程。此次展览对提高我市文化内涵、展示黄山形象、对外宣传推介黄山市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本次展览将展览以“壮阔雄奇: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为题,集中展示来自南京艺术学院、刘海粟美术馆馆藏的海老黄山主题艺术作品23件,全方位地演绎刘海粟黄山主题艺术创作,从以黄山为师到以黄山为友的变化过程。从师到友不仅是画家艺术境界的升华,也是画家人生境界的完善。这种升华了的艺术丰富和净化了人生,而这种完善了的人生又滋润和美化了艺术。刘海粟晚年的黄山画达到了崇高、博大、自由的艺术境界,其奥妙也在此其中。
中共黄山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孔晓宏讲话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与水;云和烟,自古是中国山水长廊中永垂不朽的主题,被艺术家们视为创作的灵魂和源泉。黄山,在中国的山水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曾孕育了新安画派、黄山画派,有“中国山水画的摇篮”之称。
黄山哺育了各个时代的许多艺术家,艺术家们又赋予黄山以艺术的生命。刘海粟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也多以黄山为题材,可以说黄山是海老艺术的源泉,海老给黄山增添了艺术内涵。从1918年第一次跋涉黄山到1988年第十次登临黄岳,跨度达70年之久,几乎包括了刘海粟一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单就70年来十上黄山的壮举,就破了历代画家的登临纪录,“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这是刘海粟六上黄山之后所写诗句,他也将此刻成了一方印。海老以黄山为题材创作的作品,海老更是将黄山视为生命之山,观其一生,笔墨不断转换,速写、素描、油画、中国画,大泼墨、大泼彩贯穿其艺术人生,在笔法中更是追求中西技法相互渗透,完美表现了激越的浪漫主义情调。
相关领导及嘉宾在开幕式上
此次展览,刘海粟先生以十上黄山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艺术精神,向世人不断展现推介黄山。相信,今天“壮阔雄奇: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为大美黄山建设发展吹响新的号角!
展览开幕式上,中共黄山市委政府宣传部门及相关部门领导、来自江苏省及上海市相关部门领导、刘海粟家属和刘海粟女儿及刘海粟美术馆等相关人士参加了开幕式并作了讲话。
刘海粟 黄山 1954年 61×73.5cm 布面油画
刘海粟 黄山清凉台1954年 60.5×82cm 布面油画
刘海粟 黄山汤口 年份不详 60×80cm 布面油画
刘海粟 曙光亭看始信峰 1982年 60x80cm 布面油画
刘海粟 仙女峰烟云 1981年 80×60cm 布面油画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