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环境能源 >环境治理>正文

准格尔旗多家煤矿无证排污监管遭质疑?

2019-01-29 16:57 来源:《祖国》

    《祖国》记者解殿朝  日前,本刊接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日松镇部分村民举报称,纳日松镇辖区多处露天煤矿及洗煤厂长期排放烟尘、粉尘等,严重污染当地生态环境。


2019年1月16日,记者对准格尔旗纳日松镇露天煤矿开采区进行暗访发现,白家梁煤矿、光裕煤矿、凯达煤矿开采作业车倾倒渣土时没采取任何措施,随着车辆倾倒一股股黑黄色的粉尘直冲云霄。其中,祥丰洗煤厂虽然做了大棚防尘,但两处大门口持续排放大量黑色烟尘粉尘。凯达洗煤厂道路拉煤车经过黑色粉尘肆意飞扬。曹羊线经过矿区几公里路程,车辆经过车顶和玻璃上都是厚厚一层黑色粉尘,公路两侧都是厚厚的黑色粉尘,就连当地政府在煤矿围挡上的环境保护标语也是一层黑色粉尘,面目全非

这些情况当地政府是否知情?记者采访了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环境保护局,环境监察大队高水平队长说:“具体情况已经知道,但上述煤矿是否有相关手续,查阅后才能知道,并让记者留下了采访提纲。”

 

1月21日,准格尔旗环境保护局书面回复称,他们对这类项目扬尘控制要求特别严格,日常检查和随时进行检查相结合,同时配合鄂尔多斯市环境保护局开展“雷霆斩污行动”专项执法检查。其中,以上两家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都按要求配备了洒水车、雾炮车、喷雾车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企业排污必须办理相关排污许可证。

上述企业是否持有相关资质呢?准格尔旗环境保护局回复称:“白家梁煤矿”项目优化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以鄂环评字[2017]125号文件,于2017年9月29日批复;2017年12月28日鄂环监字[2017]210号文件通过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光裕煤矿”以鄂环监发[2006]104号文件于2006年6月15日批复,以鄂环监发[2009]61号文件通过了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该公司为井工煤矿,没有露天煤矿开采区。“凯达煤矿”以鄂环监发[2005]599号文件于2005年12月30日批复,以鄂环监发[2008]438号文件通过了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该公司凯达煤矿为井工煤矿,没有露天煤矿开采区。“祥丰洗煤厂”以鄂环评字[2014]130号于2014年7月11日批复,以鄂环监字[2017]66号文件通过了祥丰选煤厂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凯达洗煤厂”以内环审[2011]286号文件于2011年9月13日批复,以鄂环监字[2014]10号文件通过了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上述煤矿均没有办理排污许可证,“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的要求,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从2019年开始统一办理。”但准格尔旗环境保护局的回复显然有推诿之嫌疑。

针对记者现场看到的黑烟等情况,准格尔旗环境保护局介绍称:“关于‘两处开采区持续排放大量灰色烟尘污染环境’的问题,经我局调查人员现场调查核实,以上两家煤矿的现在采区都是在过去井工煤矿开采的区域内,由于过去的井工开采形成的采煤巷道,遇到空气后会发生自燃。”

据记者网上了解,“2018年6月6日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内蒙古)“回头看”举报电话开通,到6月10日,督察组发现,关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部分煤矿、料场、道路扬尘污染严重的举报电话超过10个。并对相关污染企业和负责人作出了相应处罚。

对于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暗访反馈的准格尔旗部分煤矿、料场、道路扬尘污染严重问题,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于6月18日凌晨紧急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整改工作。会议决定成立联合调查组,于当日进驻准格尔旗,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核实并抓好整改,同时启动对准格尔旗党委、政府及市直部门责任人问责程序,依法依纪进行严肃处理。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主动对号入座、主动认领整改,深刻反思在环保监管方面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懒政怠政等问题,切实把环保工作各项职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

然而,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离开准格尔旗几个月时间,经过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当地生态环境确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准格尔旗纳日松镇煤矿及洗煤厂污染现状何时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理,真正能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记者将持续跟踪调查。


(责任编辑:黄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