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记者汪凌云 李复平报道 习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需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成效也在“全面”,艰巨也在“全面”。小康社会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环境保护既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既是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窗口期、转折期,也是攻坚期。
“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关键在人。”最关键的还是在于环保队伍,靠自身“骨头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打铁还须自身硬”。首先是思想要过硬。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其次是作风要过硬,面对各种不正之风的干扰和诱惑,面对形形色色的“糖衣炮弹”的进攻,只有作风过硬,管好自己的口、手和脚,才能不忘本心,在谋事、做人上实打实、硬碰硬。再次是能力要过硬,面对群众的呼声、百姓的诉求,积极涉险滩,越荆棘,把小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法律实施需要坚强有力的执法队伍,但目前环境执法机构的环境执法力量严重不足、执法能力不强影响了环保制度、措施的执行和遵守,环保执法力量、执法技术手段、执法经费的“倒金字塔”现状使得基层环保部门很难承担起繁重的执法任务,从而使新《环保法》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首先,环境执法监管的基础薄弱,科技水平不高,物质装备落后,严重制约了环境执法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环境执法监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执法监管业务水平低。这支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环境监察人员对法律法规、生产工艺、产业政策不熟悉,缺乏环境管理实践经验,导致他们在履行法定职责时,腰杆不直,不敢碰硬,不依法执法,甚至违法执法。当面对一些违法企业的违法行为不能给予强有力应对政策和依法依规的处罚,存在人情执法,被动执法,应对执法。甚至,与偷排漏排的违法企业打成一片,充当了违法企业的保护伞。外加区域性经济发展差距之因,许多区域经济发展好淘汰下来污染企业到了区域性经济差的地方寻找宿主,而他们就成了香饽饽。环保执法部门也成了首攻堡垒,一线执法队伍中很多倒在了他们糖衣炮弹中。当人民群众对污染环境问题投诉时,一分钟后污染者就清楚知道谁举报了他的违法行为。虽然环保执法有严格保密制度,可在利益面前一线执法队伍很多人放弃了原则,更为甚忧的是,一线执法队伍很多执法人成了污染企业的合伙人,投资人。
在这新时代,环保该如何拥有怎样一支执法队伍?一支快速反应现代化应急队伍?又如何去笃定执法人员专业素养?是取决于学历、还是取决于专业知识、还是取决于政治素养?如果大家自身骨头不硬,该如何去严执法?作为一个基层环保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新形势下环保执法队伍,应该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弘扬中国环保精神。把环保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列为各类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增强基层环保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不断培育提升基层环保人才履职尽责意识,狠抓作风养成,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基层环保人才队伍管理,提高管理精细化和队伍专业化水平。基层环保部门应结合实际制定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等岗位职责标准,明确工作人员能力素质要求,增强人岗匹配性。对有规定的岗位,应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只有这样环保执法队伍骨头才不会软,才能成为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真正守护者。而对那些污染企业严重,发展之多、环境影响破坏之大的执法队伍进行问责与清查,对污染企业主进行审查追责,把一线执法队伍中保护伞和腐败分子清出执法队伍,该追责追责,该清退的清退。如此,环保铁军骨头真正硬,污染企业主才会软,环保执法才会严,青山绿水才会有!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