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关注民生 >社会保障>正文

遂宁安居法院协调“出手”解困“金鑫柠檬”资金链

2018-06-22 10:36 来源:《祖国》

《祖国》消息 1300余亩柠檬起死回生,企业、银行、务工村民都“笑了”。从病痛缠身到诉讼缠身,再到企业由衰败步入正轨,柠檬种植园见到收益……从2017年至今,这一年多来,对于四川省遂宁市金鑫柠檬种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鑫柠檬”)董事长谢志亮来说,是波波折折、柳暗花明的一年。


安居法院院长带领相关部门人员实地走访,了解柠檬园生产经营状况并现场指导

一年前,谢志亮可谓“焦头烂额”:他先是被查出患有癌症,后又被土地出租方、银行方催收欠款,两度被告上法庭。正当他极度失望之时,遂宁市安居区多个部门向他伸出援手,采取有效措施为他开辟绿色通道,让1300多亩无人管理、杂草丛生的柠檬园再现生机。“2017年,柠檬产量130余万斤,2018年,柠檬产量有望达到200万斤。”展望未来,谢志亮心里有数了。他说,如今,柠檬园经过一年的管理、发展获得较好收益,这对大家都是“皆大欢喜”的好事。


欠款726万余元 企业资金断链遭遇发展困境

说起“金鑫柠檬”,在安居区也算小有名气。2010年,安居区招商引资引进“金鑫柠檬”,并作为一家现代农业产业企业在玉丰镇发展。

2010年—2013年期间,“金鑫柠檬”通过与遂宁辰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辰鑫公司”)签订《土地租赁(转租)合同》,在安居区玉丰镇黄林沟村、陈坝村、拦河村、高石村承包1653.38亩土地,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租金及违约金。

2013年,遂宁安居融兴村镇银行(以下简称“融兴村镇银行”)推出“农权通”贷款,“金鑫柠檬”成为首个受益者,以1653.38亩流转土地经营权作抵押,成功获得该行480万元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2014年,480万元贷款再次续贷。这好比一场“及时雨”,有效解决了“金鑫柠檬”在购买肥料、农药和苗木培育等方面的资金需要。随后,经过几年的发展,随着生产性投入加大, “金鑫柠檬”逐渐成长为安居区一家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企业。

然而,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金鑫柠檬”也遭遇了不少企业的“共同痛点”。2017年3月、4月,辰鑫公司、融兴村镇银行先后将其告上安居区人民法院。其中,辰鑫公司称“金鑫柠檬”欠其土地租金及违约金246万余元,安居融兴村镇银行称“金鑫柠檬”欠其借款480万元及利息。至此,“金鑫柠檬”因资金断链,欠土地出租方、银行方共计近726万余元欠款的纠纷浮出水面。


法院不是简单办案 全过程体现“司法的温度”

“金鑫柠檬”一案立案后,从审理到判决、再到判决生效后原告申请强制执行以及司法拍卖,安居法院都从化解矛盾,护航优质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体现了“司法的温度”。

原来,在这起案件的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还意外发现,“金鑫柠檬”除了欠土地出租方、银行方共计近726万余元欠款以外,还欠玉丰镇98户务工村民35万余元工资。如果将“金鑫柠檬”查封了之、一拍了之,这一刚刚发展起来的特色农业必然夭折,也不能圆满地解决几方的根本利益。

那么,如何既维护债权人权益,又能使债务人获得收益,保证农业产业化企业持续发展,让4个村的务工村民租金、工资都有着落呢?为此,安居法院主动作为,派出资深法官实地考察,了解到“金鑫柠檬”因资金断链,柠檬种植园杂草丛生,设施破损严重,早已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如不恢复管理,将造成果树毁损、颗粒无收的重大损失。随后,该院一方面主动与区委区政府多部门协调,组建管理团队,对柠檬园开展实质性管理工作,确保柠檬园保值增值,一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在办案的每一个环节尽量缩短时间,使柠檬种植园的资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全。在执行过程中,该院又先后3次组织金鑫柠檬、辰鑫公司、融兴村镇银行三方负责人进行座谈,沟通解决方案,加强资产管控,为特色农业企业保驾护航。


法院协调多部门“出手” 多方受益大家都“笑了”

“从今年3月14日立案到3月19日审理,短短6天,我就收到了‘金鑫柠檬’欠我的3.6万元劳务费。”说起3个月前自己的农业银行卡里收到的一笔“巨款”,在柠檬种植园打工的玉丰镇琼江村村民向菊记忆犹新。她笑着说,法院办案之快,让她始料未及。

向菊以及98户务工村民开心的笑容背后,离不开安居法院涉民生案件的专项执行,也离不开安居法院协调多部门“出手”解困。在此之前,安居法院积极向区委区政府汇报案件情况,提出先行垫资管理盘活企业的方案,在区政府协调下,“金鑫柠檬”借资80万元用于田间管理。随后,法院领导还多次深入基地,协调当地镇政府派农业专家、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协调当地派出所加强柠檬种植园的巡查,对盗摘行为形成有力震慑,确保了柠檬园的收成……最终,通过法院协调,多个部门通力合作,成功处理了“金鑫柠檬”因拖欠土地租金、银行欠款、务工农民工资引发的涉农涉稳问题。

2017年,柠檬园产量达130余万斤,按照均价1元/斤算,产值达130万元。安居区法院院长何宪法介绍说,这130万元收益,首先优先解决农民务工工资35万元,然后偿还给政府借资80万元,最后剩下的还了部分银行利息和土地租金。

展望未来,谢志亮信心百倍,“今年,柠檬园产值有望实现200万斤左右,产值近200万元,银行贷款和土地租金有望得到进一步化解,我这一辛辛苦苦发展起来的特色农业也得到了保全。”


记者手记:巧用“放水养鱼”实现多赢

古语有云,“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金鑫柠檬”从陷入经营、财务困境,到进入执行程序,再到组织专业团队培养果园实现浴火重生,整个过程离不开各方支持,也得力于法院将执行工作置于服务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与营商环境改善大局中来谋划和发展的工作思路。

欠款一事上,我们看到了安居区法院和相关部门“放水养鱼”的诚意和决心,也欣慰地看到了,在“放水养鱼”理念的指引下,曾经愁眉苦脸的企业、村民“皆大欢喜”了。

要处理好涉及企业、农民工多方利益的矛盾并非易事。就“金鑫柠檬”欠款一事,法院查封了之,拍卖了之,都无异于涸泽而渔,只能获取眼前利益,无法根本解决农民工工资、土地租金、银行利息等问题。安居法院通过“金鑫柠檬”一案的执行,实现了政府、企业、群众多赢,真正站在企业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做服务,巧妙地“放水养鱼”,一步步化解了僵局。

所有的为民行动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企业受益,让群众叫好,促进当地经济更有活力和潜力。因此,安居法院执行工作“放水养鱼”的办法,不妨多多尝试,让更多人尝到为民谋利的“甜头”。(文/图 刘仁喜 聂大程)


(责任编辑:李园慧)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