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郑珂 王冰 河南淅川农商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深化服务下沉机制,推出“移动柜台+”服务模式,把基础金融服务、便民信贷业务与金融知识普及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场景,勾勒出普惠金融更浓重的服务底色。
移动柜台+便民服务。近日,在厚坡镇饶西村委会,农商行工作人员连续工作3个多小时,耐心服务40多名群众办理银行卡,补贴到账查询、密码重置等业务。“现在村民有金融需求,只需拨打服务电话,农商行就会上门办理,真是太方便了。”村主任说。淅川农商行推出“移动柜台”服务模式,各支行调配移动设备,组建由业务骨干组成的服务团队,进村进企,将移动金融服务送至企业和村民家门口。特别是重点聚焦老年客户及特殊困难群体,全面摸排辖区高龄、独居及行动不便老人信息,建立服务台账和服务热线,上门提供账户查询、补贴到账、密码重置等高频业务办理,真正实现“服务零距离”。
移动柜台+送贷上门。“现在贷款服务真是方便,银行主动上门,不用耽误生意就能办理,太省心了!”仓房镇的吴女士感慨道。吴女士从事农资批发业务,因备货急需资金,在了解到农商行新推出“金燕e秒贷”产品,便联系沟通。得知客户因生意繁忙无法离店办理,客户经理主动上门服务,通过移动设备快速完成客户信息录入及业务申请全流程操作,为吴女士成功办理30万元贷款。针对小微商户“时间紧、需求急”的特点,农银行推出“移动柜台+绿色通道”贷款服务模式,将传统网点服务延伸至客户身边,依托移动信贷PAD完成客户申贷、信息采集工作,打造“随用随贷”融资体系,为信贷客户化解融资渠道“烦心事”。
移动柜台+金融宣传。农商行“移动柜台”在做好金融服务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现金收付、移动支付、养老补贴、防范电信诈骗等金融知识宣传,通过“以案说险”“风险提示”等方式,讲解“兼职刷单”“冒充领导”“AI诈骗”等常见诈骗手法。尤其是关注老年客户群体,重点剖析“保健品陷阱”“冒充亲友”“养老金账户异常”等常见骗局,引导老年客户保护好个人账户,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