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朱相周 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筑牢生态屏障,河南省镇平县曲屯镇积极行动,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污水防治攻坚行动,全力打响“蓝天碧水生态保卫战”。
精准部署,包村责任“落到点”
曲屯镇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聚焦农村坑塘沟渠等潜在污染源治理。镇党政班子成员实行包村负责制,深入一线督导,将责任压实到人、任务落实到村。各包村干部协同村“两委”,对辖区内所有坑塘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建立详细台账,并重点针对坑塘周边区域是否存在畜禽散养、污水直排等突出问题进行专项巡查和整治。
深入排查,问题清单“理得清”
包村干部们马不停蹄地奔赴各自负责的村庄,开展拉网式排查。他们挨个走访坑塘,仔细查看周边是否存在养殖牲畜的情况,对发现的每一个问题都详细记录在案,形成问题清单。在排查过程中,包村干部不仅关注明显的养殖场所,还对一些隐蔽角落进行仔细检查,确保不遗漏任何一处可能造成污染的点位。同时,积极与村民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养殖需求和困难,为后续的整改工作做好铺垫。
强力整改,治理成效“看得见”
针对排查出的问题,曲屯镇立即下达整改通知,明确整改期限和要求。包村干部全程跟进整改工作,督促各村迅速行动起来。对于坑塘周边的小型养殖户,工作人员耐心宣传污水防治的重要性和相关政策法规,引导他们转变养殖方式,将牲畜迁离坑塘周边区域。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协调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建设规范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
在整改过程中,各村积极响应,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开展清理工作。截至目前,全镇共排查坑塘87个,发现存在养殖牲畜问题的坑塘1个,涉及养殖户1家。经过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绿臭水体”转瞬即“逝”。
长效监管,生态防线“筑得牢”
为巩固污水防治攻坚成果,防止问题反弹,包村干部定期对所包村坑塘进行回访检查,确保养殖牲畜现象不出现回潮。同时,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通过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他们自觉参与到污水防治工作中来,截至目前,共开展讲座3场次,发放宣传手册800余份。此外,还设立了举报电话,鼓励村民对发现的违规养殖行为进行举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一步,曲屯镇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长效监管机制,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