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警察 >交通>正文

兵团十二师交警“中医式”布防 筑牢群众平安路

2025-08-13 19:12 来源:《祖国》杂志

夏末秋初,正值丰收与出行繁忙时节,也是交通风险隐患易发叠加期。为了让大家伙儿出行更安全、更顺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公安局交管部门的民警辅警可没闲着,他们像老中医“看病抓药”一样,精准出招,在全师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整治交通违法、守护平安出行的“浪潮”。

号准“脉象”除病根,隐患清零筑防线

交管部门的民警辅警最近电话打得特别勤。他们手里拿着年检到期、驾照到期名单,主动进行电话提醒,避免群众因遗忘造成损失。“喂,是李师傅吗?您那辆面包车该检验啦,再拖就超期了!”车管所的民警辅警一遍遍耐心提醒着,有时还直接上门,“王大哥,您这驾驶证快到期了,抽空赶紧去换,别等哪天出门被拦下来耽误事。”

瓜果运输旺季,大货车跑得欢。乌鲁木齐垦区公安局交管大队联合交通部门,专门跑到辖区几家重点运输公司“串门”。不是去喝茶,是去帮忙查隐患!看看公司的安全制度是不是光贴在墙上?车辆保养记录全不全?司机师傅们有没有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在一家物流公司,他们发现几辆车的轮胎磨损得有点厉害,当场就下了“整改令”,“赵经理,这几条‘光头胎’可不行!爆胎风险大,必须立刻换掉!安全这根弦,咱们企业可得时刻绷紧。”

三坪垦区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民警李承承和他的搭档,每天巡逻时都带着“放大镜”。哪段道路的护栏被风刮倒,阻挡车辆正常通行?哪个路口的大树杈子挡了视线,拐弯时提心吊胆?还有那些团场路,临时交通信号灯不亮,或者晚上黑灯瞎火看不清?能当场处理的当场立行立改,不能当场处理的,他们都记在小本上,归队后上报处理。

“嘿,这下过路口心里踏实多了!”路过的职工群众刘大叔竖起了大拇指。交警们就是要把这些“暗坑”一个个填平,让回家的路更安心。

路面“亮剑”零容忍,严打违法护畅通

天刚蒙蒙亮的“早高峰”、太阳落山后的“晚高峰”,还有容易犯困的午后、人车稀少的凌晨,都是他们重点盯守的时段。警车动起来,岗亭守起来,在事故易发路段、车流密集路口,总能看到荧光绿的忙碌身影。“就是要让违法的人心里打鼓,让守法的职工群众感到安心。”乌鲁木齐垦区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民警姚钟文说。

夜间查酒驾雷打不动!针对“飙车炸街”扰民又危险的情况,交警也组织了夜查,那些轰鸣刺耳的“炸街”车辆再也不敢在夜深人静时“撒野”了。接送团场桃园里工人的面包车超员?大货车想偷偷多拉成“百吨王”?骑电动车不戴头盔?开车不系安全带?这些“高危动作”,都是交警严查的重点对象。用交警李雨隆的话说:“查到一次,可能就避免了一次事故,救了一条命,这活儿干的值!

安全“送教”润心田,入脑入行是关键

在九鼎市场检查点,交警冯峰拦下一位没戴头盔的外卖小哥。“您好,您的头盔呢?大太阳晒着,头盔能防晒,万一有点磕碰,它可是保命的!你看这宣传单上的事故图,多吓人!”冯峰一边递上宣传单,一边苦口婆心。很多接受教育的司机,在听了交警的现场讲解后,都心服口服:“听劝长记性,总比出事强!”

交警的宣传小分队可是“送教上门”的能手。他们走进社区,给放暑假的孩子们讲交通安全课;深入田间地头,利用农闲给职工们讲农用车安全;跑到老年活动中心,教大爷大妈们如何安全过马路。在一个事故多发的团场,三坪垦区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民警李帅特意收集了本地发生的几起真实交通事故案例,制作成警示片,联合团场组织所有连队居民观看。看着屏幕上熟悉的街景、发生在邻居家的悲剧,很多人红了眼眶。“你看这嗖得一下就发生车祸,而且没戴头盔,真是太惨了…回去我就把家里那顶旧头盔换了!”看完警示片的王大爷感触很深。用身边发生的交通事故案例来警醒大家,效果直抵人心。(戴文 王琴 范文哲)


责任编辑:汪雪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