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嘟……嘟……”的忙音让王家宁心头一紧——又一个疑似遭遇诈骗的群众拒接了反诈预警!时间分秒必争,群众的血汗钱随时可能流失。他手指飞快操作键盘,准备升级干预措施。这,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奎屯垦区公安局刑侦大队反诈民警王家宁的工作日常。从练兵场到反诈战场,从军人到警察,变的是身份与阵地,不变的是血脉里的忠诚与担当。
沙场淬火 熔铸忠诚底色
1995年出生的王家宁,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头。2018年9月,他怀揣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踏入新疆某部队,开启了军旅生涯。“当兵就要当精兵!”这是他的信念。这份在磨砺中铸就的“硬骨头”精神,加上强健的体魄和非凡的毅力,让他如同戈壁沙漠的胡杨,在艰苦环境中磨炼坚强意志。服役期间,他多次荣获优秀士兵、个人嘉奖等荣誉,为日后的公安事业打下了坚实根基。
抉择无悔 扎根边疆续写担当
两年军旅,淬火成钢。2020年9月退役,王家宁怀揣着对边疆的深情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他毅然告别家乡河北唐山,奔赴遥远的新疆。同年10月,他通过转业考试加入公安队伍,成为守护兵团平安的一份子。
基层砺剑,汗水浇灌社区平安
褪下“迷彩绿”,初披“藏青蓝”,王家宁在伊犁路派出所开启了人民警察的新篇章。岗位虽变,军人的拼劲与责任感丝毫未减。一次夜间出警,面对酒后滋事、拒付餐费并殴打他人的周某(化名),王家宁无畏其醉酒后的威胁和扬言投诉,果断处置、耐心劝导,最终周某被依法拘留。无数个日夜,他白天穿梭街巷处理警情、巡逻防控,夜晚挑灯苦学业务、钻研新知识,军营淬炼的“硬骨头”精神加上这股钻劲,让他迅速成长为社区警务的行家里手,也为日后转战刑侦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群众基础和实战经验。
转战反诈,智慧亮剑守护“钱袋子”
凭借过硬的军人素质和扎实的社区基础,王家宁被调任至刑侦大队反诈岗位。面对高发、翻新的电诈手法,他迎难而上,将军营锻造的学习能力和韧劲转化为反诈战斗力,钻研知识、剖析案例,迅速提升专业能力。
2025年4月,在办理李某被诈骗案时,王家宁与同事火速启动止付。凭借精湛技能和高度责任感,他争分夺秒操作,短短20分钟内成功冻结10余个涉案账户的52.2万元资金! 随后,他立即带队跨省作战,最终在河南、湖北、成都等地抓获14名犯罪嫌疑人,打掉一个洗钱团伙,为受害人追回损失80.9万元。2025年上半年,他办理刑事案件30起,抓获嫌疑人20余名,为群众挽回损失超百万元。
从军营到警营,从社区到刑侦,王家宁以勤奋、奉献和担当,诠释了“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的军人本色,彰显了新时代公安民警忠诚履职、锐意进取、一心为民的优秀品质。从迷彩到藏蓝,变的是色彩与战场,不变的是忠诚与守护。(刘文晶 何亚林)
责任编辑: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