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聚焦地方 >地方名片>正文

安徽金寨老年教育:构建“三有”老人培育新格局

2025-04-01 15:03 来源: 《祖国》杂志

在巍巍大别山腹地,一场银发革命正悄然改变着革命老区金寨的暮年图景。2023年以来,金寨县以培育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新时代‘三有’老人为办学宗旨,构建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的老年教育体系,累计投入541.3万元改扩建老年学校26所,参学人数突破3.8万人次,老年教育从盆景风景”,走出了一条红色沃土上的特色办学之路。

一、政治铸魂:红色基因融入办学血脉

思想引领创新模式全县257所老年学校将思政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打造沉浸式红色课堂品牌。经常邀请安徽金寨干部学院教师开展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两会精神专题报告,组织班级研讨活动32场次,覆盖学员1.2万人次。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红色基因教育作为县老年大学思政教育核心内容帮助老年群体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提升晚年生活质量创新开展移动党课”,县老年大学组织党员学员代表150余人赴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六尺巷开展现场教学双河镇老年学校组织学员追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的足迹和参观前线指挥部旧址,让红色基因教育可触可感。  

党建赋能组织建设建立1+2+N党建体系:在县老年大学成立功能型党组织,下设新老校区2个党支部,延伸建立23个乡镇老年学校党建联系点和县老年大学各班级临时党小组。开展银发先锋行动,组建25支志愿服务队,实施三个一百工程:百场文艺进乡村社区、百幅书画颂党恩、百名银发传技艺。县老年大学银龄志愿服务队和红苹果志愿服务队进入乡镇(社区)开展慰问演出20次。双河镇斑竹园镇、天堂寨镇等老年学校送春联惠及1000余户家庭。古碑镇、长岭乡等老年学校“学雷锋活动日”组织开展敬老活动和净化环境活动。

聚焦案例。县城所在地梅山镇老年学校将红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学员自编自演红色情景剧《立夏惊雷》,在全县首届民俗锣鼓比赛中摘得桂冠,成为行走的红色教科书县老年大学学员廖家同荣获六安市“改革向前,奋楫争先”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微宣讲三等奖。

二、资源聚合:三级体系激活办学动能

硬件升级打造15分钟学习圈”。投入144万元实施老有所学建工程,着力打造县级智慧老年大学样板。新校区新增228㎡教学空间,铺设教室木地板90建成室外文化广场舞台和停车棚实施校园文化提升工程。老校区完成适老化改造,铺设防滑木地板130㎡,加装无障碍设施38处。25所基层学校配备远程教育终端,实现与上海老年大学课程资源共享。  

多元协同破解办学难题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县乡两级财政投入355.3万元保障日常运转2024年县老年大学获企业捐赠7万元金寨九信中药安徽金鸿诺科、金寨华润生态农业3家企业设立专项基金助力老年教育发展。联合县中医院开设健康科普点,与农技部门共建实训基地12

推行乡村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两年试点基础上,系统总结实践经验,因地制宜优化实施方案,推动村级老年学校全面实现五统一办学标准(统一教学管理、师资调配、课程设置、经费统筹考核评估),有效破解基层教学资源不足难题。乡镇老教委建立双向协同机制一方面统筹调配辖区内优质教育资源,形成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深入调研各村实际需求,构建一村一策精准送教体系通过动态优化教学方案、全程跟踪实施效果,确保教育资源精准投放和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创新实践。麻埠镇老年学校创新茶乡办学模式,将课堂搬进西茶谷万亩生态茶园,邀请农技专家现场教学春季茶园管理,实现学用结合、以学促产”,带动200余名老年学员成为茶产业技术骨干。

三、质量跃升:特色办学彰显文化底蕴

课程体系迭代升级构建3+X课程矩阵基础课设置思政、健康、信息技术等必修课程特色课开发大别山民歌、丝弦锣鼓等9类非遗课程实践课建立关山半岛茶叶基地等8处教学实践点自选课动态开设70门选修课程,满足个性化需求

数据见证。2025年春季学期,全县参学老年人3.61万人,完成任务率121%;新增学员6100人,完成率127%;线下学习人数达2.84万人,完成任务率141%。县老年大学在校学员达3103人次同比增长13.5%数据显示近四个学期学期保持350人次的增长态势办学规模与教学质量实现良性循环。课程选择呈现“健康导向+技能应用”双轮驱动特征,也反映出金寨老年群体对文化品位与艺术修养的进阶追求。

教学管理科学规范推行六个一质量管控机制每日课堂巡查每周电子相册记录每月学员座谈会每学期满意度调查建立教师谈话制度实施量化考核评估  

质量标杆。县老年大学创新一课一表两照片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向科学精细化方向迈进该校编排的舞蹈《戏梦春闺》参加2024年金寨县农民春晚和新春戏曲展演,深受欢迎;戏曲舞蹈《蝶飞扇舞》参加2025年金寨县春晚演出,反响很大。花棍舞《淑香中华》、健身秧歌《江山》荣获六安市老干部系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汇演最佳节目奖;戏曲舞蹈梨花颂》荣获2024年安徽省线上舞蹈评比优奖,成为省级示范课程。

四、文化出圈:银发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文艺品牌闪耀四方在第四届安徽省老年文化艺术节中斩获服饰类银奖等5项殊荣组织银龄文化轻骑兵开展村晚演出46场,惠及群众3万余人次非遗传承人带徒传艺,天堂寨大鼓书等4个项目入选市级非遗名录

产教融合助力发展油坊店乡老年学员在西茶谷杯炒茶大赛中包揽前三花石乡老年学校联合大湾村开发红色研学路线,年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吴家店镇学员参与温泉旅游推介会演出,助推文旅产业增收300余万元

典型样本。全军乡老年学校丝弦锣鼓队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结合,创编的《奋进新时代》在长三角非遗展演中获评最具创新力节目”,带动全镇发展非遗工坊8家。

五、智慧赋能:多维传播扩大社会影响

全媒体宣传矩阵在省级以上媒体发稿25篇,《皖西日报》整版报道办学经验市县融媒体7次视频宣传金寨老年教育成果制作《银龄芳华》专题片6部,网络点击量超50万次微信公众号年推送动态280条,粉丝量突破1.2万人  

理论研究成果初现县老年大学论文获全国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优秀奖在国家《老年教育》杂志上发表理论文章2篇;3项创新案例入选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从深山课堂到省级舞台,从银发学员到非遗传人,金寨老年教育正书写着新时代的夕阳红答卷。截至2024年底,全县老年学校带动1.2万名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培育乡村文化带头人386名,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跨越。站在新起点,金寨将持续深化红色教育+特色办学模式,让更多老年人在终身学习中绽放人生第二春,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不竭的银发动能。/赵丕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