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环境能源 >能源动态>正文

聚焦深海矿产探索 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大连理工大学 邹丽

2025-03-31 09:54 来源:《祖国》杂志

  心至苍穹外,目尽星河远。没有宏伟的目标,就没有开拓创新的奋斗。作为十三五、十四五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采矿项目首席科学家,邹丽教授的目标,不在星辰,而在大海。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为 3.6 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1% 的海洋,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还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如锰、钴、镍、锂等金属元素,而这些稀有金属是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电池的必要材料,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深耕海洋矿产资源,加快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的研制,邹丽深知:我国在深海采矿智能混输装备面临诸多卡脖子技术亟需解决。所以,她带领团队,以实际需求为目标,突破,突破,再突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众所周知,深海采矿工程是人类开发海洋资源过程中最庞大、最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最为关键的装备为矿物混输系统。于是,在技术得到突破的前提下,邹丽带领团队,走上了安全、稳定、高智能化水平的深海矿产混输装备的研发之路。

  十三五期间,邹丽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深海矿产混输智能装备系统研发”项目。项目以实现深远海资源开发高端装备的自主研发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开展了一系列深海矿产混输智能化装备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我国首套深海采矿智能化混输系统“长远号”并实现 500 米海试应用,走出了一条“理论研究 - 技术突破 - 装备研制和海上应用”的自主创新之路,为我国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和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研无止境,创新前行
  实践是检验成果的唯一标准。但实践之前,需要有可行性的方案。于是,邹丽带领团队完成了3000米级新型深海采矿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且通过专家评审。2021年8月,她的团队在我国南海组织实施首次深海矿产混输智能装备系统“长远号”500米海上试验,并获得圆满成功。该装备连续稳定运行2次,系统功能和性能均达到或优于相关指标要求。
  “长远号”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从理论研究到技术突破,再到新型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制造的全链条创新,其海试成功是我国深海采矿技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项目研究成果入选2021年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获得2022年度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
  从深海矿产混输智能化装备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装备应用研究到建立的我国首套深海采矿智能化混输系统完全实现自主可控,系统性能及技术指标整体超过国内外同类技术水平,邹丽的每一次突破,都对保障我国能源矿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目前,邹丽教授团队正致力于推动该项目研究成果服务深海矿产资源原位开采整体联动试验和未来商业化开采,同时团队正加速储备深海采矿全系统作业技术,从海底集矿、水下输运和水面支持等方面出发,建立完善的深海采矿基础理论与技术装备体系,自主研发深海采矿全系统作业装备,探索新型深海矿产资源开采方法,抢占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制高点。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