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警察 >经侦>正文

兵团第二师公安反诈意识“养成计划”亮点多

2025-03-05 21:46 来源:《祖国》杂志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虚假投资、AI换脸、刷单诈骗等新型骗局频发,且诈骗手法更趋隐蔽化、精准化,严重威胁辖区职工群众的财产安全。面对这一形势,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公安局坚持立足辖区实际,以“春雨行动”为契机,组织各基层所队牢固“全民反诈”目标,紧扣“预警前置、宣传破局、全民共治”理念,创新推出“线上+线下”“靶向+沉浸”“破局+揭秘”等反诈宣传矩阵,打造反诈意识“养成计划”,推动反诈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有效提升辖区职工群众识诈反诈意识,着力织密防诈“安全网”,筑牢全民反诈防线。“线上+线下”,小游戏助力群众强化主动反诈意识。民警辅警主动深入辖区,面向群众开展反诈调研,积极梳理群众喜闻乐见的反诈宣传形式,结合借鉴各地公安机关优秀经验做法,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宣传资源,联动辖区学校创新推出“反诈宣防三部曲”工作法,以趣味互动提升校园师生的反诈宣传参与度。

民警辅警在辖区人员聚集地区张贴反诈横幅,发动辖区学生及其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拍摄“全民反诈 我在行动”打卡照活动。鼓励参与群众集满9条不同反诈横幅合影,制作九宫格照片发朋友圈,并结合“开学第一课”,以正向激励提质增效,举办“警察小熊颁奖礼”,为集赞量前20名的学生及家庭颁发定制版“警察小熊”,通过借助群众线上资源力量,实现拓宽反诈宣传面。同时,开展分层精准教育,针对幼儿群,通过动画短片揭秘“游戏皮肤诈骗”等套路,设计“反诈飞行棋”互动游戏,引导孩子化身“家庭反诈小卫士”,强化线下反诈宣传力度。“靶向+沉浸”,小礼包推动群众拓宽反诈宣传触角。全面梳理辖区高发的“虚假购物”“冒充领导借款”等7类诈骗案件,制作“反诈靶向清单”,组织民警辅警在社区广场、商超等人员密集区设置“流动宣防点”,针对中老年人重点讲解“抖音直播关闭”话术,向年轻人揭秘“微信百万保障”新套路,实现“一类人群一套教案”。

结合辖区巴扎日以及日常入户走访,通过场景沉浸式教学,打好“诈骗话术还原+防御技巧实操”组合拳。民警辅警现场演示如何识别伪基站短信、拦截可疑链接,手把手指导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预警功能,同步建立“5分钟应答机制”,对安装用户后续疑问实时线上答疑。同时,将辖区精准划分为多个网格,组建“1民警+2辅警+3志愿者”宣传小队,实现精准包干。针对刷单、冒充客服等高发案件,设计“抖音诈骗模拟沙盘”入户演示,让居民在还原式互动中掌握“三不原则”(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在入户走访开展反诈宣传期间,民警辅警还会随身携带定制版“反诈小礼包”,在小区楼道张贴“反诈警示便利贴”,联合物业将快递驿站变身“反诈知识补给站”,向群众发放《诈骗话术解密手册》、印有常见套路的“反诈冰箱贴”及带有派出所二维码的“防骗测试卡”等,推动辖区有效形成“宣防-预警-处置”反诈闭环。“破局+揭秘”,小课堂引导群众提升识诈反诈能力。创新构建多维防诈体系,推出“沉浸式”案例教学,民警辅警携带伪造的“公检法工作证”等道具上门,通过情景还原演示刷单返利等骗局中“虚假链接+验证码窃取”关键步骤,让群众亲身体验诈骗逻辑链,通过自身实际感受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反诈技巧。

沉浸式开展反诈盲测,设计“5分钟骗局模拟测试”,民警辅警在辖区人群聚集区域,通过伪造“中奖短信”“客服链接”等道具,邀请群众现场演练应对诈骗步骤,筛选“高风险易感人群”并建立跟踪辅导档案,大力推动警银联防兜底,联合辖区银行推出“转账双确认”机制,对老年人、新职工等群体设置5000元以上转账24小时冷静期,同步在社区超市、快递点布设9处“反诈加油站”,通过扫码答题兑换生活用品激发参与热情。

同时,民警辅警还专门针对老年群体推出“慢教学”模式,通过“骗术识别放大镜”教具,通过对比真假客服证件、解析“百万医疗保障”话术漏洞,以“语音播报版防范指南”,实现复杂知识可视化传达,同步为独居老人设置“亲情防骗呼叫转移”功能。(刘文晶 曾梓奇)


责任编辑:汪雪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