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小麦警官!我家小孩在放学的时候被人打了!”
“木阿姨,您别着急,我马上过来。”
正在接听电话的是图木舒克垦区(城区)公安局前海街派出所太华北路便民警务站民警麦日比亚木·吐鲁洪,她就是派出所同事口中的“拼命三郎”,遇到任何警情她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她也是辖区群众口中亲切的“小麦”,有啥事找她绝对靠谱。
麦日比亚木·吐鲁洪在木阿姨家中询问情况现场
2024年1月8日深夜12时,结束了一天繁忙且充实工作的小麦,刚回到家中洗去一身疲累,才和未满3岁的儿子说上几句话,便接到辖区群众木阿姨打来的电话,声称其小孩在放学的时候被学生打了,在联系不上对方家长的情况下,向小麦发出求助。
了解完详细情况后,小麦不顾怀中儿子的挽留,穿上藏蓝的警服,立即联系警务站值班民警辅警,一同驱车前往木阿姨所在小区。到达现场后,经询问得知,木阿姨家小孩在学校因琐事和同学争吵,进而发生推搡,期间木阿姨家小孩被推倒在地,后脑勺肿了个鼓包。
麦日比亚木·吐鲁洪和矛盾另一方单独谈话现场
随后,小麦将受伤小孩带到附近医院进行检查,待检查结果出来后,立即联系对方家长、社区工作人员、学校老师到场,就双方小孩在学校发生矛盾一事进行调停。
待相关人员到达警务站后,经了解情况得知,矛盾双方属于某种意义上的亲属,小麦立即以此为切入点开展调解,一小时后矛盾双方握手言和。
警务站同事偷拍麦日比亚木·吐鲁洪在警务站椅子上睡着照片
此时已经是凌晨3点半,小麦将矛盾双方人员送离警务站后,发现道路两旁只剩下点点灯光。面对这一情景,疲惫的小麦担心回家后会吵到熟睡的家人,便合衣躺在警务站椅子上睡着了。次日一早,小麦醒来经简单洗漱后,便投入到新一轮的公安工作中。
这就是小麦,一个平凡的社区女民警。因家中爷爷、外公、父母都是警察,对于她来说,选择公安事业仿佛家族中自带“基因”。大学毕业后,身处“警察世家”,和她的祖辈一样投身到警察队伍中,为辖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贡献力量。
麦日比亚木·吐鲁洪警礼服照片
进入警营后,恰逢新冠疫情席卷全国,24岁的她感受到了使命的召唤,毅然决然的投身到抗疫一线。她用柔弱的肩膀,肩负起两个小区里2000余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物资配送,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2020年8月,小麦被分配至前海街派出所太华北路便民警务站,正式成为一名社区女民警。初到警务站的她,得益于抗疫一线的群众工作经验,很快便融入了辖区群众之中,并用一系列的工作数据,证明了“巾帼不让须眉”。
麦日比亚木·吐鲁洪日常救助群众现场
其间,参与处理各类接警情100余起,各类安保任务20余次,应急处突演练1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160余起,处理违法犯罪行为50余起,参与抓捕在逃人员任务3次,参与灭火任务5起,开展入户走访3600余次,完善辖区7200余名人员信息15000余条,摸排辖区地下室800余家,返还遗失的自行车共150辆,摸排寻找本辖区离家出走的未成年50余人,排查辖区地方籍人员790余人,发现并核实各类线索80余条。
2023年6月的一天,小麦像往常一样在辖区开展日常巡逻工作,此时突然接到辖区群众艾某电话,称自家侄女小苏在小区6楼窗户外面,欲轻生。
接警后,小麦和民警辅警立即携带救援装备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只见小苏光着脚站在窗户外面的窗台上,一只手扶着窗户外沿,情绪异常激动,而小苏的母亲则在楼下情绪激动的诉说女孩的种种不是。
麦日比亚木·吐鲁洪在6楼窗户上安抚小苏现场
见此情景,小麦立即安排同行警力对小苏母亲进行劝导,自己则跟随小苏舅舅来到6楼。小麦站在窗台上,先耐心听取小苏诉求,并安抚其情绪,再伺机开展救援。
半小时后,在小麦的不断劝说下,小苏的情绪趋于稳定,小麦趁其不备,一步上前将其从窗台上抱下。随后,经谈话发现,小苏有严重的厌学情绪,又因其家庭为重组家庭,小苏有着强烈的排斥心理,所以日常表现较为叛逆。母亲为了让小苏能够安心上学,便将其手机没收,小苏情绪崩溃,这才采取了极端方式向母亲反抗。
麦日比亚木·吐鲁洪与老师、家人一起对小苏进行安抚
随后,在小麦、学校老师和家人的劝说下,小苏向大家许诺会返回学校好好上学,老师进行监督,定期向警务站反馈小苏在校状态,母亲也以身作则,关注女儿日常状况,加强关心理解。事后,小麦每周对小苏进行走访,与其深入交流,倾听其生活的点滴,帮助其走上人生正轨。
女本柔弱,为警则刚。小麦的老公也是公安队伍中的一员,在未来的征程中,她将与丈夫携手并进,传承祖辈与父辈的精神火炬,沿着爷爷、外公以及父母曾经走过的奉献之路,坚毅前行。他们将身着警服,心怀赤诚,以双倍的坚守与付出,在各自的岗位上共同谱写兵团公安的壮丽华章,深刻诠释那一份融入血脉的责任与担当,让警徽的荣耀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生生不息。(郭勇鸿 张壕)
责任编辑: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