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兵团第五师博乐垦区公安局沙山子派出所民警李大伟收到了从四川成都邮寄的一面写着“为民服务暖人心,千里寻亲家团圆”的锦旗。千里送锦旗,路遥情更深,一面跨越千里的锦旗是感激、是认可、更是鼓励。
2024年10月30日,对于沙山子派出所的民警李大伟来说,是一个看似平凡的日子,但却因一通电话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一段温暖感人的寻亲之旅至此拉开帷幕。
10月30日,民警李大伟突然接到了“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的求助电话,称寻亲人黄某在“宝贝回家寻子网”发布求助信息寻亲,称自己5岁时被养父母从新疆带到河南洛阳生活,如今已经结婚生子,有了孩子后,更加渴望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记忆中自己的父亲叫付某明,母亲叫张某英,家里当时种着棉花地。志愿者希望民警能帮助黄某找到她的亲人。
根据志愿者提供的线索,李大伟迅速开展工作,一方面与连队、社区干部联系打听是否有付某明、张某英这两人,另一方面通过系统查询,在辖区开展走访工作,筛除了辖区16个同名人士后,发现83团十四连居民民付某疑似是寻亲人的亲生父亲。
民警随即前往了解情况,得知付某并非是黄某的生父,在1994年5月,黄某刚出生20天时,付某经黄某的亲姑姑和付某的姑姑介绍下将黄某抱养回家。两年后付某自己的女儿也出生了,由于计划生育和家庭生活困难等原因,便在1999年将黄某送给了当时来新疆打工的现养父母领养。
根据付某描述,自己并不认识黄某的亲生父母,只是记得黄某的姑姑叫唐某兰,生活在精河县茫丁乡黑树窝子村。得到了这条至关重要的线索后,民警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联系精河县永集湖派出所,经过多方联系、不懈寻找,民警终于找到了黄某的姑姑,通过走访村干部和黄某的姑姑交谈得知,当时黄某亲生父母来新疆打工,因为生活拮据,无力抚养孩子,才介绍给没有子嗣的付某抱养,现黄某的生父已经去世28年,生母也早已在四川成都另组家庭,好在一直保持联系。
通过黄某的姑姑联系到远在四川成都黄某的生母周女士,其表示也一直渴望找到女儿。在民警和志愿者连续数日不懈努力与奔波下,经DNA比对,确认二人为母女关系。当看到认亲视频中母女二人泪流满面,民警由衷感到欣慰。
世界很大,幸福很小,世上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与家人团聚,30年,时间的长河里是多少个春夏秋冬的更替,是多少个日夜的期盼与牵挂,一声迟来30年的“妈”,让漫长的等待,终于在这一刻得以释放。
最终在五师双河市博乐垦区公安民警的帮助下,这个寻亲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郭勇鸿 姚志阳)
责任编辑: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