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聚焦生物经济前沿与未来的盛会——“2024年生物经济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在全球科技浪潮汹涌、生物经济蓬勃兴起的大背景下,此次研讨会紧扣时代脉搏,汇聚政产学研各界精英,围绕“生物科技创新引领经济新篇章”主题,为我国生物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谋篇布局,注入强劲动力。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指导,中国民协生物经济委员会主办,北京首宏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承办,中国绿发会微生物与生物经济专业委员会、《祖国》杂志社协办。
锚定产业航向,激发发展动力
活动伊始,与会嘉宾纷纷签到入场并合影留念,定格这一凝聚智慧与力量的时刻。与会者来自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阵容强大、星光熠熠,涵盖了生物经济产业链各关键环节的“掌舵者”与“智囊团”。
主办方代表,中国民协生物经济委员会主任樊海麟率先致欢迎辞,作为微生物科技领域资深专家,他热忱欢迎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此次研讨,阐述了委员会举办此次活动旨在搭建优质交流平台,深挖产业融合潜力,助力生物经济成果转化落地的初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张文周从监管视角出发——剖析当下生物经济领域面临的机遇与规范要求,为产业稳健前行筑牢根基发表讲话。
农工党中央社会服务部原部长、健康中国工程管理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严晓蒸登台致辞,聚焦大健康领域在生物经济格局下的创新路径与社会担当,点明产业服务民生福祉的核心要义。
成果展示亮眼,彰显创新实力
在紧凑的议程中,生物科技产业项目汇报及成果展示环节成为一大亮点。北京金轮沃德科技有限公司的杨艳分享了《宇航级长效物理抗菌技术在生物纺织领域的应用及思考》,详述前沿抗菌技术如何赋能传统纺织业开拓生物功能纺织品新蓝图;小獴科技创始人兼CEO曹先亮携《小獴冷源光子芯片逆转消除动脉斑块的生物机制》登台,展示生物医疗芯片技术突破,为心血管疾病防治带来革新曙光;还有知名专家唐泰德教授带来的前沿成果展示,一家家企业、一个个项目,尽显我国生物科技创新“多点开花”的蓬勃态势,引得台下掌声阵阵,也激发了深度交流合作的热切氛围。
主旨演讲前沿,擘画发展蓝图
数位行业“大咖”接连登台,呈上思想盛宴。中国国资国企研究院院长、国资委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彭建国立足国资国企视角,剖析在生物经济赛道上国有资本如何发挥战略引领、整合资源优势,布局重大项目,筑牢产业“压舱石”;数字中国发展战略工作委员会主任石恒臣,则聚焦数字技术与生物经济融合趋势,畅谈大数据、人工智能助力生物研发、精准医疗、智慧农业等场景应用,解锁产业数字化转型密码;海川会发起人、会长,中国民协生物经济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副主任王海,中国民协生物经济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副主任王强,以及其他嘉宾也分别从各自深耕领域出发,围绕生物科技创新生态、市场拓展、国际合作等维度,为台下听众勾勒清晰的产业发展全景图,台下与会者或专注聆听、或奋笔记录,汲取智慧养分。
重磅仪式启幕,凝聚合作力量
首届理事单位或个人证书颁发
《生物科技成果评价标准》《生物经济行业影响力品牌评价标准》编写启动仪式
活动现场迎来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首届理事单位或个人证书颁发仪式举行,表彰为生物经济发展率先垂范、积极作为的先锋力量,激励更多主体投身产业建设;《生物科技成果评价标准》《生物经济行业影响力品牌评价标准》编写启动仪式,携手北大博雅教育研究院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同步开展,旨在规范行业发展尺度、汇聚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合力,提升生物经济领域成果评定科学性、品牌建设规范,《中国生物经济发展》蓝皮书编写启动仪式也重磅开启,为记录产业历程、沉淀发展经验、预判未来趋势筑牢根基,彰显我国系统梳理、长远谋划生物经济发展的决心与魄力。
中国民协生物经济委员会与北大博雅教育研究院战略合作签约
圆桌对话破局,探寻前行路径
此次活动全程贯穿创新、融合、合作主线,凭借丰富议程、多元视角交流,不仅为当下生物经济产学研用协同按下“加速键”,更朝着2035年远景目标铺就坚实基石,有望催生更多创新成果落地生根,助力我国生物经济在全球浪潮中扬帆远航、行稳致远。(马国平 李宁)
责编:杨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