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文化中国 >文化看点>正文

河南汝州:发挥“咱村有戏”引领作用 点亮百万乡亲艺术梦想

2024-07-18 15:51 来源:《祖国》杂志

  七月太阳,就如同人民火热的心情,河南省汝州市百里千村的父老乡亲怀揣着极大的热情纷纷走进汝州市“地摊斗戏‘艺’路同行”的赛事现场。据悉,7月12日至13日的两场“地摊斗戏‘艺’路同行”赛事活动,有1258名参赛者,他们与来自洛阳市、三门峡市、平顶山市以及北京市、山东省等地的群众、青少年学生、文化文艺爱好者一起共度心有所“暑”的美好时光。火爆的折子戏、精湛的器乐演奏、受欢迎的小品、非遗项目创新制作的饰品等一个个亮相,这种只有地摊、没有门槛的群众性比赛,现场气氛异常热烈,观众加油掌声雷动,网民好评如潮,火爆程度一浪高过一浪。


  汝州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这里不仅拥有被誉为“五窑之首”的汝瓷,还孕育着河南第二大戏曲——曲剧。随着时代的发展,推动文化创新和文旅融合,让传统文化在全民艺术普及中迭代升级,是汝州市文旅部门的重要使命。今年年初,汝州市按照省文旅厅的统一部署,因地制宜创新打造汝州“咱村有戏·地摊斗戏”群众文化品牌,全市465个乡村文化合作社,带动80多万群众,从喜欢看戏曲演出到主动参与戏曲创新活动,从参与活动到以戏曲文化活动激活非遗产品、文创产品,在15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阵阵“地摊斗戏潮”融进百姓的日常生活。在430多个分赛场上,21个乡镇的460多个戏曲文化合作社、业余戏曲团队“嗨起来”。


  为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咱村有戏”在全民艺术普及中的引领作用,汝州市文广旅局认真倾听群众需求,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导向,以推动全民艺术普及为重点,以“地摊斗戏”为引领,采用“一枝独秀、即兴挑战、组团pk、跨界组合、技艺展示、乡村故事会”6个不同的组织形式和包括“梨园新星亮、唱响家乡情、舞出家乡美、朗诵大舞台、竞技广场舞、乡村时装秀、书画新赛场、最美影视图、剪纸一招鲜、非遗新国潮”等10个竞技多样的群众性艺术普及活动项目,在“服务群众、方便群众、易于培训、持续推进”中开展起来,让艺术普及的星光点亮千家万户的生活。


  自5月上旬开始,汝州市群众艺术馆扩建了一支拥有896名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开拓创新的文化志愿者服务团队,有计划、分批次分赴全市21个乡镇的189个村、社区,进行包括戏剧演唱、创意美术、战鼓新编、唢呐吹奏、歌曲演唱、非遗传承创新等不同门类的“订单式”精准艺术普及服务。先后开展各类文化志愿艺术普及活动139次,惠及群众16万人次,把优质的文化艺术理念送到村民身边,让父老乡亲在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汝州市以“咱村有戏·地摊斗戏”为引领的、涵盖宽泛的“艺”路同行赛事,凭借着为民惠民的组织、沉浸式的互动、贴心的演出,引来基层群众的热情关注、积极参与和真诚支持。活动的组织者、汝州市乡村文化合作总社社长赵志勇表示,“今年以来,126万线上线下观众参与的26场全市‘地摊斗戏’竞赛活动,产生了风靡中原的影响力,860多万观众线上线下观看助威,并且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来这里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寻觅属于自己的文化印记,体验文化传承发展与转化创新的无限可能。推动了乡村旅游、非遗传承、文旅消费、全民艺术普及的有机融合。”

  汝州市的88个戏曲文化合作社正在筹备,将应邀到河南洛阳、新乡市以及陕西、山东参加组团斗戏,艺术普及的花朵将会在大河两岸相继绽放。(李道畅 任景法 颉丰义)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