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肖书鼎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与孩子因情绪“拌嘴”,而孩子的不理解则会诱发许多危险行为。6月5日,河南桐柏公安民警快速成功找回一名因赌气而失联的湖南籍少年,用实际行动缝合了亲情裂痕。
面对紧急情况,民警立即展开调查。根据刘某的外貌特征、衣着特点以及走失时间,结合周边视频监控和走访服务区工作人员的情况,初步判断刘某可能前往了吴城镇七里井村方向。随后,民警一边联系村干部发动村民寻找,一边沿着主干道进行搜寻。中午12时56分,民警通过走访沿途村民了解到,有一疑似刘某的男孩11时许沿着马路从吴城镇往朱庄镇方向行走。
得到线索后,民警立即沿路朝着朱庄镇方向继续寻找,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于13时16分在朱庄镇某道路交叉口处,成功找到失联的刘某。民警立即联系报警人郜某,并第一时间与刘某的父亲取得联系,告知相关情况并确定刘某与郜某的关系。随后,民警将赌气走失的刘某安全送到郜某面前。同时提醒郜某,青春期的孩子个性很强,教育批评孩子要注意方法方式,且不可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由此引发不良后果。郜某对民警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表示诚挚感谢。
警方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对孩子的正面引导,特别是针对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更要注意教育沟通方式。一旦发现孩子离家出走,应立即报警求助。同时,广大青少年也应理解父母的关爱与苦心,遇到争执矛盾时,应冷静思考、理性沟通,切勿冲动行事、离家出走。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