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文化中国 >艺术人生>正文

朱明德:西河十年

2024-05-16 15:32 来源:《祖国》杂志

退休后的2014年,我听从芜湖市好朋友的建议,作为一名文艺志愿者(中国美协七届理事)从北京来到芜湖县(现在的湾沚区)红杨镇西河古镇落户。到今年,整整十年。

十年里,我每年来西河多次,有时一年住两三个月。

十年来,我对红杨镇、特别是西河古镇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对西河文化旅游尽了一点点微薄之力,有幸受到市,区、镇领导的关心支持。西河乡亲们给了我融入江南古镇生活的机会,让我能深切感受到他们生活劳动的真实状况,了解安徽农村的风土人情,特别是徽派文学艺术淳朴厚重的文化底蕴。我体会到了一个艺术工作者,到人民中间才会有的真正踏实淡定的惬意生活。

十年了,我想说一句心里话:感谢西河好乡亲!

西河十年,我对西河乡亲们的了解越来越多,乡亲们也接受了我这个老画家,给了我很多关心帮助和教益。

章征刚老人是我对门邻居,他年轻时曾是宣传队员,吹拉弹唱样样行。早上,他的笛声呼应着西河百鸟鸣唱,优美动听。晚上,他的二胡拉出乡音乡愁乡情。有时他口琴吹奏出熟悉的异国音乐。好多次,他给我送来一满碗茶鸡蛋。我为他画像、画鱼。从北京为他买了一把二胡、一根笛子和一个口琴,他特别开心。他住进养老院,我去看望他两次,他高兴地为我拉二胡。他交代我说,我画室南边的三棵大桂花树是他年轻时种的,如今根深叶茂,桂花飘香,他希望我照看好它们。他在弥留之际告诉他女儿,他难忘与朱老师的友情。

邻居戴家的妈妈,往常烧了开水让两个儿子给我送暖水壶。熟悉了,她对我说起她七十年来生活经历的苦辣酸涩。我又一次了解了普通劳动人民生存生活的艰难困苦,对于他们背负家庭重担,坚忍不拔、辛勤劳作的可贵精神肃然起敬。

李德伦铁匠活着的时候,是西河传统工艺的一张名片。他每天为游人表演打铁制造,游人多,收入也多些。有一天,他神秘地对我说:“听说又要选镇长,我看朱老师可以当!因为你帮助西河旅游了。”我笑说,我只在北京门头沟里干过事,红杨镇太大,我当不了!

西河黄家的澡堂和理发店对我特别关照。

“胡家老臭干”常常给我留些最纯的豆浆。

我刚来西河那几年,西河的胡国胜每次接送我,有时从南京站或芜湖站接送。我建议他把自己家小院改建成民宿公寓,他搞建筑有经验,果然建成了现在的《西河别院》,为西河旅游添了彩。

西河导游何导和袁导每回都带游人来我画屋参观,并热情介绍“明德鱼”。

西河中心学校的刘青山和他的妻子魏老师水平高超而安心西河教书育人,我对他们的敬业精神、坚守精神和奉献精神敬佩不已。

“老仙家”饭菜有名,章志强的创业经历和专心干一件事的精神,让我感动。他了解西河,给我讲了许多西河的故事。他夫妻俩如对自家老人一般照顾我,有时晚饭时,叫我与他家人一起吃。

张海英卖烤红薯时,没少让孩子送给我吃!

牛木匠是西河坚守传统木匠活儿的代表了。我有活儿叫他做,他非常认真。他种了一片菜地,用以色列滴灌方法,与吴小宝家的菜一样都长得好。他们每次见我说:朱老师,这菜是为你种的,你用就来摘。

老理发员陶熔,西河开始旅游时,他当了环卫工,夏日酷暑、冬天严寒,每天干活认真仔细。我和他都被选上“芜湖好人”,但我比不上他。

西河的百姓种水稻、养殖水产品、做小买卖、打工,辛勤劳作。他们保持着天不亮就起床,晚上七八点就睡觉的好习惯。他们重视孩子学习,孝敬老人,民风淳朴,日子憩静。所以,西河古镇至今保持着自然悠然淡然的江南水乡美丽风貌,与许多被人为打造的完全商业化了的古镇形成了鲜明对照。

我来西河,做了一些小事:

一是开设了“朱明德画画儿的地方”小美术馆,为西河古镇增添了新的文化艺术气息。我的美术馆免费参观,美术作品经常调整新作乡亲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到北京来的画家的画作,也是潜移默化的美育影响。美术馆还是游客必看的地方。我在西河的时候,会启蒙、辅导乡亲和游客特别是热爱美术的儿童画画。我不在西河时,“朱明德画画的地方”美术馆每天由西河管委会定时开放。十年来,特别是节假日期间,参观者络绎不绝,美术馆已经有大约数十万人次光顾。乡亲们说,西河古镇有了朱明德的美术馆,为美丽乡村建设助力添彩了。

二是帮助西河古镇引进文化艺术人才。我得知红杨古渡口村的翟光宝会画画,会制古琴,就亲自登门拜访,建议他到西河古镇开办工作室,现在翟光宝古琴店已经成为西河一个名片;我在周桥村发现刘先锋饲养孔雀,建议他到西河开办艺术商店,现在小刘的特色艺术品商店在西河很火,还办起了餐馆;我还曾引进南陵县著名书法家黄凤在西河开办书法培训班,引进画家曹维祥来西河开办画室,特别是引来安徽省美协老主席、著名画家张松和宣城中学资深美术老师王国莹来西河开设美术馆;我还介绍引进安徽古琴协会来西河开办琴馆;建议在上海打工的能工巧匠西河人陶利民开办了“海英面馆”,如今他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我还鼓励西河企业家改造自家宅院,开办起很像样的民宿“西河别院”。

三是借首都和安徽省、芜湖市一些知名作家、艺术家之力,推介宣传西河古镇。我介绍北京杂文协会会长段柄仁、秘书长李培禹带领的二十多位全国知名作家和资深漫画家李滨声老师两次来西河采风、作社会调查、创作新作品。先后有十几篇介绍西河和红杨镇的散文、特写、报道刊发在首都几家知名报刊上。其中李培禹的《西河渡》、蒋元明的《西河晨曦》《重见西河》、凸凹的《在西河》等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后,影响很大。我介绍省出版集团和演艺集团来西河考察,省演艺集团派出专家为西河拍摄制作了独具特色的抖音宣传视频,对西河古镇旅游产生了很好的推介作用。我还向省委宣传部门,芜湖市委宣传部、文旅局、文联、美协汇报介绍了西河古镇情况,省市文联、美协的领导、专家先后来西河参观考察,积极支持帮助西河文旅开发。

四是为红杨镇开发西河古镇建言献策。2015年,我介绍时任芜湖县委副书记的刘见君和时任红杨镇党委书记的汪晓娟到北京门头沟区爨底下村参观考察(这曾是我当年的扶贫村),他们坚定了开发西河古镇的信心。我建议西河的旅游开发,可以量力而行尽力作为。边开放、边建设。此意见受到时任县委书记黄维群的肯定。我曾深夜参加红杨镇召开的促进西河古镇公共设施建设进度的会议,发言鼓励大家艰苦奋战。2023年,我还介绍芜湖市一家企业入驻红杨镇。

五是积极参加美育进课堂活动。先后在西河中小学、湾沚镇小学、湾沚区老年大学、芜湖市画院市民书画大课堂、皖南医学院开办讲座,讲授“文学艺术与我们的生活”,讲授怎么画速写和中国画,还推荐西河学校两位美术教师加入了芜湖市美术家协会。我刚来西河时,曾给西河社区工作者开根武的三岁女儿画画启蒙。今年他发微信说:开昕小朋友受您熏陶爱上画画  现已成了小画痴”了。(从她画的素描看,够报考美术院校了。)象开昕这样,受我美术启蒙,西河爱好画画的学生有好几个呢。

六是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家关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要求,努力践行为人民画,画人民。我结合对西河古镇生活的感悟,创作了抗洪救灾英模作品。新冠疫情期间,创作了200幅中国画,热情歌颂了西河诸多的劳动者。其中有为西河抗洪抢险创作的《西河战洪图》十米长卷,生动鲜活。为安徽省唯一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抗洪抢险基层支部书记徐金华的模范事迹立了画传。我的这些画作,受到省委宣传部、芜湖市委宣传部和湾沚区委宣传部的关心支持。安徽省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西河·西河一一朱明德西河人物画选》画册。在芜湖市方众美术馆和省时代美术馆先后举办了专题画展。省委宣传部、省政协的领导和、市、区的文联、美协的领导参观画展并给予积极评价和热情鼓励。省市媒体宣传报道了西河。对西河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西河乡亲代表参加了画展研讨会并发言。他们说:朱老师是我们西河的画家一一朱老师是人民的画家。

我作为有着十三年工作经验的北京水产工作者,非常关心长江生态保护和鱼类的保护。2023年7月,芜湖市文旅局为我举办了《长江有苗不愁长一一朱明德画展》。我提出“爱江护鱼,人人有责”的口号。画展办得很成功,新华社、新华网,以及省市媒体都作了报道。2023年10月,我的作品还参加了长江流域文化节。湾沚区承办全国农民丰收节时,我将十幅画赠送给鸠兹湾公共大食堂。

七是自觉宣传西河古镇。先后请来安徽省委、省政协和芜湖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与我熟悉的一些领导来西河考察。领导们的到来,对西河古镇是很好的宣传。

2021年,芜湖市人民政府聘任我为政府文化顾问,是对西河文旅发展的充分肯定。

我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撰写了《西河的小买卖》,发表在大江晚报,安徽日报和北京《封面中国》,文章支持红杨镇党委政府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引导乡亲自主创业,讴歌了西河乡亲奋斗求幸福的精神,直接宣传了西河古镇。

我的画屋“朱明德画画的地方”吸引了很多媒体,他们都报道西河故事。

我在京参加许多文化艺术活动,凡有发言,总会推介西河。

十年来,我用手机微信朋友圈,介绍西河300多次。有一些人因看我的西河介绍,慕名来西河旅游。

我这几年之所以能为红杨镇特别是西河干点事,是区(县)镇、社区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

我在西河十年,遇到的几任区领导有黄维群书记(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现任合肥市委常委纪检书记),韦秀芳书记(现任芜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见君副书记(现任镜湖区政协主席,二级巡视员),殷琼书记,李国柱区长,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晖等。区委宣传部部长赵继红(现任芜湖市委党常务副校长)、陈丽(现任芜湖市文明办主任)、单增劲。红杨镇领导有汪晓娟书记(现任芜湖市文旅局副局长)、吴刚书记(现任湾沚区湾沚镇镇长)、华中刚书记、杨兴镇长。还有西河管委会吴其圣和历任主任,毕建欢(现任区卫健委科长)、沙佩(现任区委宣传部科长)、向亮和李丹(现分别任村第一书记)、王燕(西河大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兼任)。我看到他们都是忠诚党的事业,勤恳为人民服务,务实创新型的好干部,有着优良的工作作风。他们都曾听取过我们(入住西河的企业或个人)对西河发展的意见,也关心我们在西河的生活和工作。我在合肥、芜湖的每次画展,他们都给予很大支持。

现任湾沚区委书记殷琼,充满朝气和创新精神,她对区经济发展、党的建设、文化发展、安全稳定等都非常重视,都抓得好。她曾多次来我画屋看望,介绍区里新发展的美好蓝图,听取建议。区里有一些重大活动,她都热情地邀约我参加。

红杨镇党委书记华中刚,工作务实,大胆又稳重。他对红杨镇发展的总体定位把握的确切,抓发展首先考虑乡亲们的切身利益,不搞面子项目。他直接关心帮助我们在西河的生活和创作,经常征求我们的意见。

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我们党最前线最基层领导干部的宝贵品格,也看到了我们党新时期建设的可喜成果。

西河乡亲们的热情支持,激励我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到乡亲们中间感悟生活,既为乡亲们服务,又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观察力和美术创作能力。

1968年入党,党龄50多年的老党员。退休之年,有幸来西河生活,亲自体会老将军甘祖昌回乡务农和著名作家柳青扎根农村的生活和感受。在西河,我感到生活很充实。

今天,重温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文艺思想,我很欣慰自己来到西河生活。(作者朱明德系中国美协第七届理事,曾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和北京文联任职。)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