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充分利用学科技术、智库平台优势为数字检察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促进成果转化,创新探索数字检察工作新模式。7月6日,河南省内乡县检察院与南阳理工学院,在内乡县检察院举行“检校合作签约暨数字检察协同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南阳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宋景婵、南阳理工学院副校长张爱红、内乡县委副书记、县长孙红鑫等20位专家和市、县领导出席揭牌仪式。内乡县政法单位、大数据局负责人、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内乡县检察院中层以上干警共6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活动由内乡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成旺主持。
宋景婵与张爱红共同为“数字检察协同研究中心”揭牌。
张爱红在致辞中介绍了南阳理工学院基本情况,表示将充分发挥检校协同双向机制对人才、数据培养的“压舱石”作用,加强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平台建设和成果实践等方面的精诚合作,进一步将产学研融为一体,取得互利共赢的丰硕成果。
宋景婵对深化检校合作提出要求,围绕检察理念现代化,加强新司法政策的实践探索,要在课题研究、学术研讨上深化合作,推动重大课题创新,产生更多理论成果,实现高校与检察机关优质资源共享、彼此增益互补、发展互利共赢;围绕监督方式现代化,加强大数据赋能检察工作。要切实把数字检察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积极构建“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数字检察工作模式,促进信息系统网络互联互通,数据按需共享,业务高效协同,着力提升法律监督质效;围绕检察管理现代化,加强专家业务指导。要充分发挥专家教授在业务上的指导作用,推进司法办案数字化流转、智能化辅助、全链条监督,以科学管理促进优质高效;围绕检察素能现代化,加强法治人才建设。要坚持双向互动,一方面让学生走进检察院,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实务,另一方面让检察官走进校园、开展检察官大讲堂,更好推动学术资源和司法资源的融合再造,以检察工作高质量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
孙红鑫在讲话中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行动自觉,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等工作的要求,把推动数字检察建设作为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有力抓手,推动数字检察赋能内乡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
孙红鑫强调,要加强协作配合,共建数字检察。推进数字检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政法机关、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协作配合。内乡县检察院要用足、用好研究中心这一平台,利用大数据深度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各政法机关要密切协同配合,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合力打造权威、高效的数字检察新平台。
孙红鑫要求,要进一步深化检校合作,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南阳理工学院要发挥较强的理论优势、研发优势、技术优势和智库优势。内乡县检察院要立足法律监督职能,结合数字检察工作需求,与理工学院密切协作、同向发力,通过高端“借力、借智”提升监督能力,努力实现检校合作共赢,持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内乡建设工业强县、农牧大县、文旅名县提供强大支撑!
内乡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马婉珍向会议致辞,并分别向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韩义波和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法学教研室副主任李哲颁发《数字检察协同研究中心》聘书。内乡县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郑潘柯和韩义波共同签订了《检校合作框架协议书》。自此,双方将在业务培训、交流研讨、课题调研、实践基地等四个方面加强合作共建,常态化开展实践研学和检察实务研究。
活动结束后,与会领导和专家还参观了内乡县检察院数字检察协同研究中心、智慧检察监督研判中心及刑事办案区标准化听证室、远程提审室、远程庭审室、同步录音录像室等多功能用房,实地了解内乡检察相关工作情况。
此次检校合作,将不断开拓“引智入检”新模式,推动数字检察工作步入快车道,让内乡检察工作在智慧赋能、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提质提速增效,更好服务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