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紧紧围绕主题教育,以学习成效推动工作落实,深入贯彻“三级巡逻、四区联动、点线支撑、全域防控”的“大防范”理念,坚持以“点牵线带面”的原则,按照九宫格布局,在全市党政机关、交通要道、案件高发区域、人员密集场所等治安防控要点,规划设计38处街面警务站。目前,已建成博物馆、群力、防洪纪念塔3处街面警务站,成为哈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标志亮点。建站以来,共抓获网上逃犯17名,化解矛盾纠纷33起,开展服务救助2238次。
坚持高点站位
全面打好警务改革创新仗
紧盯省、市振兴发展大局的平安需要,深度融合“主动警务、动态警务、综合警务、民生警务”理念,全面推进街面警务站建设改革创新发展。通过深入推进城市单元防控改革,在全市规划布设综合服务型和屯兵处突型街面警务站,全面履行应急处突、巡逻防控、打击现行、警情处置、服务群众、窗口宣传等六大职能任务,有效破解了巡控瓶颈,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建立警种对口支援机制,从组织、科技、人员、业务等方面捆绑作战,强力推动街面防控警务模式改革走深走实。
坚持高效推进
全面打好规划建设攻坚仗
哈尔滨市公安局成立街面警务站建设改革推进专班,围绕巡防重点区域、部位、时段,合理布建38处智慧街面警务站,切实发挥城市社会面治安防控枢纽作用。按照“每周一例会、一站一推进”的原则,每周组织召开工作例会,提升建设标准,推进时限完成,狠抓督促落实,并根据九宫格和圈层防控的总体思路,组织制作并不断优化完善了主城区和九区九县街面警务站部署,以及各站的圈层防控示意图、外观效果图、立体结构图等。所有工作均围绕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由专班紧盯各阶段任务,按照既定步骤进行督导推进、检查验收,确保了规划建设任务落地落靠。
坚持多警驻站
全面打好联勤联动合成仗
按照“1310”机制总体部署,街面警务站全天候24小时运转,各警种单位驻站执勤,与周边执勤单位有效联动,形成相互呼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援的工作格局。建立“3+2+2+N”驻警模式。由3名巡特警驻站负责巡逻和视频巡查工作;2名派出所民警配合联勤巡逻;2名民警负责服务宣防工作,其中,1名为交警负责办理交管业务、1名为户籍民警负责办理户政业务,并给予咨询服务,帮助使用站内自助设备,实现了交管、户籍等综合服务于一体;N是指辖区交警大队警力和“冰城红警”等辅助力量,负责维护周边交通秩序和开展治安防控工作。
坚持科技赋能
全面打好智能数据支撑仗
全面对标信息化建设“全国最先进”的定位,以“一张图、一片云、一张网”为载体,赋能街面警务站建设,打造最强智慧大脑,实现智能感知全封控、区域道路全覆盖、高空监控全支撑。为各街面警务站驻站警力配发了5G智慧警车、移动警务终端等装备。建立三级指挥部门,以及武装处突车组、巡逻车组、交警车组等战斗单元与街面警务站的可视化指挥互通渠道。各街面警务站建设了LED小间距大屏,实现一屏多用,实时显示辖区整体治安动态。各街面警务站接入公安网、互联网和视频专网,搭建三维立体可视化平台、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视频监控平台等九大系统,做到“人过留影、车过留牌、触网即知、触网即控”。
坚持贴近实战
全面打好平安建设增效仗
各街面警务站全面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全力提升治安控制能力、应急反应能力、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最大限度压降街面案件,努力实现“三升一降”目标。与核心区“冰城红警”建立警民共治信息群,融入社区民警“14+N”群网,开展核心区域应急处突、巡逻防控、打击现行、警情处置,共成功处置突发警情9起,及时处置防诈报警案件1起,组织辖区机关、学校、企业、商户开展联合演练2次。以站内“九大系统”为智能“大脑”,实时推送信息,做到精准预判、精准打击,共盘查人员1175人次,抓获网上逃犯17名,通过警务站LED电子屏开展宣传15次,利用自助办理设备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解答政策和接受咨询2000余次,开具身份证明150余份,为群众指路1000余次,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哈尔滨公安精神。(耿兴徐 公宣)
责任编辑: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