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文化中国 >文化看点>正文

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北京10部作品入围第十九届“群星奖”决赛

2022-08-25 15:15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25日消息 据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消息,我国群众文艺最高奖——第十九届群星奖将于9月在京颁奖。北京市共有10个作品入围决赛,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成为近年来北京群文创作水平迅速提高的一个缩影。
  自第十八届群星奖结束后,北京市就投入到第十九届群星奖的筹备工作中来。北京市文化馆每年安排专项经费提升群文创作,各区也加大对群星奖的经费投入,不断提升作品水平。充分利用北京文脉底蕴深厚、文化资源集聚、群文作品荟萃的优势,走进田间地头、胡同小巷,深入军队、学校和企业等单位,全方位、多渠道打破行业壁垒,不拘一格,深挖创作和表演人才。

  活动期间共征集到作品124部,其中舞蹈类作品30个,戏剧类作品33个,音乐类作品40个,曲艺类作品21个。经过全国复赛,北京市共有10个作品入围决赛,入围数量位居全国榜首,其中音乐类、舞蹈类、戏剧类、曲艺类各2个,广场舞和合唱类各1个。


  音乐类作品《火》(北京市文旅局供图,央广网发)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介绍,本次北京地区群星奖入围作品题材广泛,各区、各单位充分挖掘了本区本单位的艺术门类创作强项和优势,结合实际工作安排,制定出讲好北京故事,体现北京古都文化、京味文化、红色文化、创新文化的创作规划。创作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涵盖三个文化带建设、冬奥、中轴线申遗、京津冀协同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主题。有围绕长城文化带的舞蹈作品《心的长城》、围绕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火》、围绕大运河文化带的《水稳号儿不急》、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作品《幸福的记忆》、关于冬奥题材的作品《一起向未来》《情系冰丝带》,围绕中轴线的《诗情画意话中轴》,围绕红色文化的《走近红楼》《颤悠悠影绰绰》,围绕扶贫攻坚的《苹果熟了》。作品门类包括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广场舞和合唱等所有参赛门类。

  “群星奖”是文化和旅游部为繁荣群众文艺创作,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而设立的群众文化艺术领域政府最高奖。从2004年开始每三年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八届。“群星奖”是中国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初选、复赛和决赛,其中决赛与中国艺术节同步举行。2022年第十九届“群星奖”将由京津冀三地联合举办,8月-9月进行决赛。按照文化和旅游部通知要求,各地将参加舞蹈、音乐、戏剧、曲艺、广场舞、合唱六个门类作品的角逐,北京为本届群星奖的东道主。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