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南京市人民检察院举行“能动检察办实事 司法救助解民忧”国家司法救助案例讲述会,讲述检察办案中救助受困当事人的故事。在会上获悉,仅2021年,南京市检察机关共救助729人1127.21万元,同比增长172.65%、180.76%。
据介绍,人民检察院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是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遭受犯罪侵害或者民事侵权,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生活面临急迫困难的当事人采取的辅助性救急措施,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彰显党和政府的民生关怀,维护司法权威和公信,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1年以来,最高检连续部署开展了“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和“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专项活动。为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全市发展大局,积极推动司法救助工作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度融合,加大对困难妇女儿童的救助帮扶力度,不断优化提升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工作理念。南京市检察机关构建了沟通反馈、信息对称、研判梳理的线索移送与审查机制,将司法救助案件从普通刑事、重大刑事检察部门向民行、未检、经济犯罪等部门延伸,以困难户、未成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为主要救助对象。主动加强与当地乡村振兴部门的交流联系,加强与民政、妇联、教育、卫生健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实施分类帮扶、精准帮扶、多元帮扶。深化“一次救助、长期关怀”的工作理念,将回访救助对象作为“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深入社区乡村,了解救助效果,跟踪预防返贫风险。
当天的讲述会上,还发布了由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南京市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实施细则》。(王圣坤 孙梅)
责任编辑:赵娜